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81章 钱不够

第81章 钱不够(2 / 2)

基本上不是军兵家属的百姓全部要迁到那边,以防止影响兵马训练。

但种田的事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先筑堡,打井,再耕地,然后才能种田,一切顺利,估计都要到明年夏季才能播种第一批种子。

这还是建立在人手足够的情况下。

杜如海被允许在本营征三百民夫,自然觉的不够,也要到营外征人。

丁毅早在民夫中找了一批会种田的人,结合他自己在部队的经验,一致决定,先耕地。

这个时间岛上闷热,不用盖房居住,有帐篷就可。

大伙先耕地,把地里的石块,树根杂物全部起出,用来筑堡,耕地的同时在地边上找适合的地方挖井,挖出来的同样可以用来筑堡。

然后用前世部队的经验,烧草木灰埋入新田中,用来肥田,初批的田来不及耕种,只能种菜。

若种水稻小麦,则要秸秆还田不能用草木灰。

前世他在部队,基层都要种田,用的最多的肥料就是草木灰。

化肥尿素啥的,几乎很少用,每个连队的厕所就在田地边上,浇菜田用的肥料便是厕所中黄金宝物。

丁毅完全照搬,要求田边都建有厕所。

南营中更是有规定,所有军士白天都要到远处田边的厕所去,晚间就近上厕所,不得随便大小便,找抓到了就打屁鼓扣饷。

开始有人怕跑远,也悄悄就近上厕所,或随地小便,被抓到打了两个人后,大伙就老实实的了。

匠作局除了火器匠工,大部分工匠要先配合建设和后勤司的工作,盖房子,筑堡,建厕所,挖井等等,开始工匠都有点不够,因为全营都在动工,到处都在干活。

好在南营工匠待遇高,外面的人也知道,丁毅还让人在旅顺到处宣传,没多久,就有其他会各种手艺活的工匠,百姓来投,大部份还是拖家事口,丁毅照单全收。

搞的陈有时和毛永义三头两头跑徐敷奏那投诉,我营中工匠又跑了几个,兵甲器具都快没人修理了,很多军士还跑过去干活,无法练兵了。

徐敷奏只好安慰,丁毅那边新建,急需工匠和人,他出了大价钱,人家当然跑过去,等他营房造好了,用不着这么多工匠和人,那些工匠和军人自然会回来,他难道一直用这么高的价钱,养这么多工匠和人干嘛?

陈毛两人听的好像有道理,也拿丁毅没办法,除非自己肯提高营中工匠待遇,但他们,当然看不上那些工匠。

可时间久了,不但那些工匠不回来,连其他岛上,甚至皮岛上都有人得到消息,偷偷往这边跑,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同时,丁毅对营地规划,民房建设,卫生条件也都有条条框框的要求。

军营单独在里,民房在外,根据徐大堡巷战的经验,盖房子的时候,就是一幢一幢连在一起,形成五条连线。

房子与房子之间,都有简易围墙相连,这样建好之后,天然就形成了五条巷子。

双岛巷口空出两块地方,将来准备等人多了后,基建完成后,做来建筑两个棱堡。

自从六月中旬丁毅的会议召开之后,整个双岛南营就变成一个巨大的工地场,除了兵士们在队列训练之外,到处都在干活,建设,热火朝天。

这时丁毅发现真的是花钱如流水,原本三万五千两银子还指望支撑半年,现在一干起活来,发现可能三个月都支撑不住,到处都在用钱。

特别是建设上面的人实在不够,以致于到了晚上后,军士不在训练,开始帮忙建设,也是让军士们习惯夜间的活动,防止夜盲症。

这天晚饭,忙了一天的丁毅灰天土脸回到府上,感觉脑子里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说出来,但今天说的太多,大伙也要消化一下。

饭要一口口吃,不急不急,他也暗暗提醒自己。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边的月亮 归藏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嫡女重归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