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国师,替咱大明算一卦 > 第40章 私吞罐头,徐达的愤怒

第40章 私吞罐头,徐达的愤怒(2 / 2)

可谓是十分形象,从这个字型也透露出古代使用犬的方式。

由汉字文化史来推算,商周时已将狗用于警狱岗位,可见使警犬的历史,有年之久。

至于让狗服役军中,协助行军打仗,即所谓“军犬”,或比警犬的时间更长。

至今,仍有警犬、军犬,就是因为狗有人代替不了的作用,更别说古代了。

狗虽然没有“龙”的显赫,“虎”之威猛,但在古代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确实扮演着重要角度,甚至享受尊荣。

汉朝时内廷专设“狗监”,负责给皇家喂养猎犬。

这养狗官就是后世贬损语“狗官”的源头。

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就是汉武帝刘彻的狗监杨得意举荐的。

巧合的是,司马相如的小名就叫“犬子”。

唐朝时还设有专门替皇家鹰犬的机构,俗称“五坊”。

即雕坊、鹘坊、鹞坊、鹰坊、狗坊。

能给皇帝养狗也是一种荣耀,有的借此欺负人,这就是“狗仗人势”。

老百姓很讨恶,贬称之为“五坊小儿”。

在后世,与狗有关的说法似乎都是贬损的。

诸如“狗吃屎”、“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等条都是贬义词。

如果把“狗熊”也理解为骂人话,那贬义词更大,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为什么会这样?

风俗成因很多,但与狗太听话、生活中太不讲究有很大关系。

试想,一个奴仆怎么能得到主人的尊重?

当然,这也与狗动辄侵犯人类——爱咬人有关,狼性十足。

即使被杀了吃肉都低一等,有所谓“狗肉上不了筵席”一说。

但是,在古代,却不是这样的。

在古代,狗的地位相当高,享受尊荣,连宗庙祭祀时都少不了狗。

有一种“羹献”,用的就是狗。

而且要是肥狗,此即《说文解字》中所谓:“犬肥者以献之。”

“献”字就是这么来的。

献的本便是宗庙犬。

不止如此,民间也视狗为祭祀祥物。

汉魏时,有阴历十二月初,以黄狗祭祀灶神的习俗。

我国古代文明中,牛马是人最好的帮手和朋友,但在西边和北方,游牧民族手里,狗才是他们最好的帮手和朋友。

此外,在古代,犬最重要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狩猎。

由于犬从野狼驯化而来,本身带有野生动物的凶猛性和攻击性,牙尖爪利奔跑迅速。

PS:这章介绍军犬的历史,可能有点枯燥,但很重要,之后打蒙古人,军犬的作用很大,所以不得不写。

放心,不会写多,一两章就写完了。

日常求票求花!

最新小说: 天运投胎啦!靠心声助娘亲巅峰 无敌小侯爷 教皇请登基 孽畜,放开朕的大唐 公主成群,赘婿家里放不下了 御史大官人 恶毒女配重生后,抱紧忠犬小相公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穿越大秦,打造最强经济体 神诡大明:灵能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