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穿越言情 > 武侠:将夜夫子,三世儒圣被曝光 > 第43章 一卷传习录,死后谥文成!

第43章 一卷传习录,死后谥文成!(1 / 2)

第4章一卷传习录,死后谥文成!

虽然当日王阳明在朝廷之上,当着众目睽睽之面拒绝了皇帝的封赏。

但为了拉拢人心,皇帝力排众议,依旧给他封了一个两广总督的实权官职。

而在宁王叛乱被镇压之后,早已承受不住任何冲击的大明王朝,终于得到了一段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而王阳明也再度回归了闲云野鹤的状态。

每日便将自己锁在书屋之中,将自己一生所研究出的学问记录于纸上。

偶尔闲暇,也会亲自教导一些前来求教的学生。

数年之后,王阳明将毕生的学问,著就出一本《传习录》。嗯嗯

《传习录》一经流传世间,便引来了各方无数的争议。

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因为王阳明在书中堂而皇之的批判了朱熹当年所提出的,被后世儒者尊崇为天地至理的格物致知。

转而提出了另外一道甚至可以说是颠覆了儒者认知的理论。

“做学问要知行合一。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

这原本是王阳明时常教导学生时所说的一句话,如今变成他毕生所学的精华,沉淀入了书中。

只是朱熹的言论在当时的大明王朝,甚至是在九州之中,早已经被奉为真理,在无数儒者心中根深蒂固,如同高耸于山岳之间的顽石一般不可更改。

即使批驳之人是赫赫有名的儒圣王阳明,天下读书人也绝不会如此轻易的更改这一观点。

因此原本被奉为儒道大家的王阳明,一时间名声出现了极端的两极分化。

理解之人,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为跨越时代的开创。

而无法理解之人,却只认为王阳明不过是借着批判先贤,来给自己赚取更多的名声,糊弄世人罢了。

两派争吵不休,九州之中也从未有过任何定论。

可即使无数读书人为这事不停争吵,王阳明这个当事人却仿佛置身事外一般,从不过问,仿佛这件事与己无关。

一直隐匿于世间的王阳明,在岁月无尽的流转之中,几乎已经悄然被世人遗忘。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王阳明虽然是当时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但却始终将自己埋藏在隐蔽的角落之中。

后来儒家无数儒者如雨后春笋一般勃然而起,自然少有人会在记得当初那个桀骜不驯的少年。

直到数年后,诸瑶掀起叛乱。

大明王朝风雨飘摇之间,早已经垂垂老矣的王阳明再度披挂出征,一举平定这番几乎撼动天下的叛乱。

叛乱被镇压之后,王阳明返回都城,向大明皇帝递上一封辞呈,告老还乡。

面对大明皇帝的苦苦挽留,却只笑着说了句。

“臣年事已高,这江山天下,终究还是年轻人的江山天下。”

“我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尽数做到了,如今只求陛下能够顾念旧情,让我卸甲归田,告老还乡。”

无奈之下,大明皇帝也只好同意了这番请求。

派领宫中禁卫护送王阳明,回到当初那个生他养他的小镇之中。

只是王阳明终究没能再看到那小镇一眼,便因为年老体衰旧病复发,病逝于归途之中。

这一次跟随王阳明返回故乡的,并不只有宫闱之中的禁卫,还有天下无数仰慕王阳明学识,慕名而来的读书人。

传闻,王阳明弥留之际,曾拉住弟子之手,用早已嘶哑干涸的喉咙,艰难的说道。

“我知道,我这一生毁誉参半。”

最新小说: 散录 长生蛊道:从自创水熊蛊开始 综武:人在武当,开局拿下殷素素 武侠聊天群:我的功法自动升级 长生:我能召唤霹雳,融合风之痕 醉仙尘 综武:魅力满值,开局邀月沦陷 武侠:从倚天开始! 歪道修真 时辰道尊遨游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