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惊!她能穿梭时空 > 第四百十九章 收棉花

第四百十九章 收棉花(2 / 2)

也就是说这笔横财,林家庄能发三年。三年后,林婉婉将带领全鄮县妇女一起发财,使鄮县成为全大唐的棉花种植基地、棉布纺织中心。

其实林婉婉和萧翀都明白,哪怕没有这个契约,这秘密也包不住太久的。

与其让其他贵族占便宜,林婉婉还不如公开了,给自己刷一刷名望呢!

也许以后自己也成华夏的「织女星」,名流千

古了。

再说了,棉花的纺织跟丝、麻、葛异曲同工,只要是织女,有原料的情况下,稍微多琢磨琢磨就能成功。

李世民在贞观十三年后往大唐带回高昌棉,百余年间老百姓们就是这么自己慢慢琢磨明白的,区别只是有先进工具的人,效率高些。

当然林婉婉若是一心阻止这项技术发展,也不是不可以,控制棉花种植的源头就行。

历史上的大唐,哪怕后来引进了高昌棉,可真正用来纺织成布的棉花也不多,多是稍微种植一些,当观赏花的。

会这样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思路没有被打开,各方面的技术也没有搞明白。

林婉婉现在蝴蝶翅膀一扇,整个棉花相关产业必然被会推前很多年。

为了弥补三年后公开对林婉婉造成的损失,萧翀会帮林家庄打开棉制品的上层销路,且不收取中间费用。

萧翀甚至都没有在商事上插一手,林婉婉提议的棉花商会分明是利益极大之事,他却也没有动心,更没有让林婉婉把这部分利益分润给鄮县其他乡绅贵族的意思。

有他在,再加上林婉婉自己乐安乡君的名头,林家庄在鄮县吃下棉花这条线的利润还是没问题的。

萧翀唯一做的,就是拿了一部分棉花苗,赊给了鄮县辖境之内比较落后、贫穷,水利又不怎么发达的村庄。让他们改麻种棉花,由县衙作保,秋收后再由乐安乡君负责收购。

当初为了推进这件事,县衙一干人等在萧翀手底下也是被折腾得***。

穷山沟里的老百姓们还不领情、不理解,顽固不化,让他们改变跟要了老命一样。

「公务员们」都抱怨萧翀没事瞎折腾,管这群田舍汉干什么,都说了皇权不下乡,何必呢!

穷不穷的跟县衙又没关系,到秋收了,就按部就班收税便是,扶这群穷酸干什么啊!

话虽如此,其实县衙里的「公务员们」私下抱怨归抱怨,但更多的是臣服。

尤其是那些世代扎根鄮县的编外「合同工」,对这位兰陵萧家出身的县令更是尊重。

因为他们都明白这次的县令是真心为鄮县做事的,并非只是为了官途。

当然了,萧翀的抱负是他自己的事,林婉婉现在就想着带领林家庄及周围的村庄发家致富、脱贫奔小康。

最新小说: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大唐天将军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晚妆媚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天下长宁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