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穿越言情 > 白龙玉雕 > 第四十三章 远道苍茫 三

第四十三章 远道苍茫 三(1 / 1)

三人路过大街,阿浪闻见附近有烧鸭香味扑鼻而来,教常遇春稍停片刻,去周遭买了许多坛上好杜康酒配以数只美味烧鸭,一行纵歌漫漫,绕经南关,沿着行省官道朝濠州缓缓驰驱。路上常遇春一手驾车,一手捧着烧鸭撕咬,听得车厢中徐达与阿浪正在朗诵“南宋辞歌”,只高声道:“我们兄弟三人日后定要这般相亲相护,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阿浪笑道:“依了常大哥。”常遇春与徐达又将自家字号告诉阿浪,方便他呼唤,原来常遇春者,字伯仁,徐达者,字天德,亦字达业,阿浪并无字号,笑对两人道:“常大哥与天德若觉得阿浪这名字不好使唤,就叫我‘逍遥剑’,哈哈哈,这就是我的大号了!”徐达与常遇春高声大笑起来,一路饮酒吃肉,笑看秋风。阿浪忽然叹道:“若是林少此刻和我们一道就好了!”徐达知他与韩林儿亲如手足,此刻既思念韩林儿,又不忍他到濠州受苦。未免阿浪心情低落,徐达端一坛酒说道:“来来来,韩兄弟知你心意,等事情办妥了,咱们再来与他相聚。”阿浪闻酒香而心醉,果然立时兴起,遂与徐达疾饮半坛,那常遇春在外唤道:“两位兄弟留着些,我稍后要喝。”

“足够足够!哈哈哈”车厢里传来一阵悲歌慷慨的笑声。

出得南关后离开洛阳城,已见日出如华盖,晴空近万里。这中原秋风,素来冷而不躁,疾而不寒,忽然落叶飞花好似特来迎接远道的马车般,向着两侧纷纷铺展而开,教大地穿上了一层肃杀静穆的衣裳。常遇春高喝几声,赤手轻拍马背,马车缓缓驰来,车辙印全然碾压在枯木残花之上,偶尔飞鸟纵翅停驻,旋即插身云端,但留得一两声似喜似悲的鸣叫,与阿浪、徐达的歌声遥相呼应,宛如一曲自然箫瑟那般和谐。道上旁经商旅富贾、武人、农夫,乞丐倒也不少,沿路叫卖的三两成群,逐渐热闹起来,再行得几里路程,阿浪掀帘一望,“呀!”的一声,对徐达道:“当日我身无分文,就是到那座山岗摘了些果子,然后绕了好几条山路才到了洛阳,流落街头后幸好结识了林少。如今我们驾着马车,大约缩短了一半的时辰。想起来就像做了场梦一般,只是梦境一醒,昆生不在身边,倒与林少结为刎颈,如今亦有常大哥和天德相伴左右!”徐达道:“阿浪你莫再感慨!只须常大哥在前赶路,我们不日即可到达濠州,随后咱们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寻找昆生,韩兄弟既是白莲教的公子,要得知他的消息,途径繁多,纵然他离开了洛阳,法子总是有的。”阿浪应声,再看得当日被骗取银两的地方,已无甚足迹,淡然一笑,唤常遇春道:“常大哥!稍微加快步伐。”只透过马车回望洛阳……

三人穿州过郡,沿着尹川县经汝州至蔡州顺颖水而往东,时而徐达、阿浪与常遇春换作马夫,等到傍晚时分,在河南一座小镇稍事歇息,实则已至淮北安徽边境,次日纵马长驰,到达安徽境内一座古县城,天色陡然转暗,哗啦啦下起了倾盆大雨,沿道泥土翻滚,旱地终于得到了雨水的滋润,却犹见稻穗萎蔫,几尽枯竭,而县城方圆十数里之地,百姓所食者,大都是野菜生蔬,或五十户有家禽,或一百户有良米,阿浪那日拿着韩林儿给自己的包袱,包中银子丰硕,因而沿路但见穷苦百姓,大都要伸出援手。三人的马车愈走愈慢,到了一座小村庄,决意到农户家暂避大雨,否则那黄骠马若然冻着冷着,往后可不好赶路,也有些对不住何云霁。

常遇春驾马赶到村东,民宅瓦舍稀疏散落,附近的百姓大多闭门不出,村庄里所有必经的道路都被稀里哗啦的大雨淋湿了,常遇春道:“两位兄弟先在车厢里等我,我去附近农家问问,看他们能否收留咱们……”阿浪与徐达听得常遇春传来的话零落断续,掀帘一看,常遇春提着长枪,冒着大雨奔了出去,后来连敲六户农家,一个老翁终于打开房门,常遇春说明来意,老翁笑嘻嘻请三人到他家里暂避。三人无比感谢,歇得片刻,只觉房屋破旧,适逢大雨,常遇春拿着长枪,徐达与阿浪各借大刀阔斧,就近砍伐树木,一个时辰便为老翁一家修葺妥当,暂可避风遮雨,邻近几家农户的房屋雨漏连连,听得婴孩的哭声,三人主意一定,要帮村庄里的所有农户修补房屋,雨势渐小,三人乐此不疲,虽无巧手,几个时辰之后,村庄里再无漏雨的屋子,顿时引来百姓涕泪相谢。等到夜色降临,三人才驾着马车离开小村庄,进入县城。城中蒙古人甚少,可见此处果然穷困贫瘠,街上的巡逻官兵不务正业,竟当众叫唤赌博。徐达长叹一声道:“安徽与河南同属一路,一来灾患多降安徽,二来此地鲜有蒙古人,故而商贩稀少,买卖滞后,官员不思进取,致使民生凋敝,哀鸿遍野,与河南诸州相差颇远矣!”阿浪拍他道:“咱们先睡一觉,明日到了濠州再说。”徐达惆怅有时,随着阿浪与常遇春投了一家客栈。

终究是上天泽被,久旱逢甘霖,道路虽然泞泥不堪,谷物却脱胎换骨,农田也一瞬如洗,最开心的莫过于受过旱灾的黎民百姓,官道显得清明几分。似乎天亦有情,连下了几夜大雨之后,三人赶近安丰路钟离镇,淮北境内竟然晴朗无限,白云万里飘飞,雨霁场景甚为壮观。此时马车不得疾行,只由常遇春缓缓驾驭,经过一片枫叶林时,远山绿水之间,阿浪背着阳光,忽得大叫一声:“哇呀!常大哥、天德你们看,对面的山谷口出现了彩虹!”常遇春拉住马缰,马车停在枫林里,三人见天色晴朗,只觉空气清新无比,不由得下马驻足观看。徐达说道:“咱们到了安徽境内,方圆百里本来受了旱灾,大地干涸龟裂,忽然下了几场大雨,据说安徽五十年无此大雨哩!随后农田得以灌溉,旱灾之患始得舒缓,如今竟出现了晴后彩虹!常大哥、阿浪,你们说,是不是上天要咱们来改变天下的倾颓之势?”徐达年纪虽不到二十,却有鸿鹄大志,希望能为天下黎民出一份力,平日熟读天文厉法,数日天象骤变,又见夜空中陡现几颗璀璨的明星,是以联想一番。阿浪笑道:“要是天德有一日能执掌天下大权,想必定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徐达昂首展望,对未来也是一片憧憬。但见常遇春望着七色彩虹,久久不忍眨眼,对阿浪道:“阿浪,我还从没见过彩虹,以前也只听家乡老人说起过。这莫非也是几十年一遇的奇象。”阿浪想起秦衷一平日所教,笑道:“这不是甚么奇遇,只要在雨后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内,就可以见到这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彩虹了。恩师说他在嵩山二十来年,见过不下十次!”常遇春点头深信,续问:“那你可曾见过?”阿浪高声说道:“我当然见过了,恐也多达十多次……”徐达瞥见阿浪嘴角浅笑,大致猜出他是在糊弄常遇春了,常遇春也落得高兴。只看得彩虹渐渐消失,三人才纷纷上了马车,经过红如焰火的枫林之后,再驰到几座山麓之下,随水东向,约在酉时,马车到了一座山岭,常遇春唤道:“快看快看!咱们到濠州城了!”阿浪几经颠波,加上常遇春功夫熟练,早在车厢中熟睡起来,被常遇春猛然叫醒,抱怨道:“常大哥呀,好常大哥呀!我正在美梦之中,你竟无情扰我好梦,该当何罪……”常遇春支吾应道:“到……到了濠州了!”阿浪知他憨厚,赫然笑道:“哈哈哈,我是和你玩笑几句,并无责怪之意。常大哥不必担心,濠州既到,将近傍晚,我们先去城里喝几杯,其他事稍后再说。”徐达与常遇春依他而行。

马车缓缓进入濠州城,阿浪探头观望,只见城墙上草木丛生,重压石壁,宛似有千斤巨力般要将历史的陈旧尽然书写,这濠州城乃淮北四大古镇之一,地处淮河以中,因春秋时钟离国而闻名。隋置濠州城,治钟离。南近庐州,北依蚌埠,西接淮南,为历代通衢要地,城中有数千元兵扼守,以安南人之心。阿浪看着这城墙坚固如铁,上首处数十个弓弩手引弦待命。时下天下暂安,守军亦以为重,未敢掉以轻心,不由得诵了一句诗,“城门何肃穆,五月飞秋霜”,徐达问道:“阿浪呀,如今是金秋九月,正可登高赏菊,你何以说‘五月飞秋霜’呢?”阿浪笑了笑道:“此乃太白名篇《叙旧赠江阳宰陆调》里的诗句,我只是随意诵读,天德你若是觉得不妥,我立马将它改作‘九月飞秋霜’。”徐达道:“太白乃诗中神仙,他既用‘五月’,是想描绘肃穆苍茫之感。正可谓侠客行远道,苍茫且凄楚,把酒问前路,何处是王都?”阿浪顿时一惊,想来自己在恩师悉心管教之下,自幼学习诗经古典,随口说出几句诗文倒不惊奇,这徐达说起自家身世,出身寒微,兵法书籍可都是私下学来的,竟吟得这般高句,当真须得赞美一番,乃对常遇春道:“常大哥,稍后我们一道敬天德一杯,他方才吟诗作对,妙语连珠,让我大开眼界。”常遇春驾马通过城门,向那守城的官兵作个揖,顺利行进城内,笑着回应阿浪:“好好好,我敬天德三杯以资鼓励!”徐达忙说“使不得”。

阿浪初到濠州,自要随处欣赏,不住从帘间向外探望,只见这濠州街道极宽,建筑颇有淮北民居风格,蒙古味道却丝毫不重,两侧依稀有许多买卖屋舍,商品也是鳞次栉比,教人双眼不歇方始能尽数看完,常遇春与徐达想必早来过这濠州,尤其徐达见家乡城中的百姓面上多少尚有秋收季节喜悦之色,心下即得些许宽慰。行着行着,常遇春道:“前面有家酒舍,我们要不要停下?”阿浪抬头望着上空,笑了笑道:“真是雨过天晴,心情也分外好,就在那小喝几杯。”

前方的酒肆唤作“山郭风”,马车还没靠近店舍,即有两个店小二匆匆跑来迎接,一个吆喝道:“来了几位客官,里堂准备好美酒座位。”常遇春跳下马车,另一个店小二笑盈盈地替他掀开车帘,恭请阿浪与徐达道:“两位客官舟车劳顿,小店有美酒好菜早就候着了。”徐达与阿浪跳出车厢,常遇春吩咐店小二道:“将这马车好生看住了。”一手提好行李包袱,就由徐达在前,阿浪居中,常遇春断后。阿浪回首望了望黄骠马,余光忽的瞥到一个身影隐似相识,却想,初次到达濠州哪有熟人?遂不在意,同徐、常两个跨入酒肆。

酒店里坐客颇繁,叫闹声也极响亮,阿浪等方始进入,即被引到一处高座,当可纵观全场,最是临风,看来是这店小二瞧那马车豪华,即以好礼相待。三人笑着落座,常遇春安置好长枪,又将包袱顺势放在桌上,商量着要来些濠州特色菜。那店小二正立身周,满脸堆笑,横肉纵生,这时掌柜的亲自前来招呼,照常客套一阵,就由徐达点了几个安徽菜以及其他好菜,另叫三坛美酒。掌柜的约莫五十岁,阿浪笑问:“掌柜呀!方才看见贵店名为‘山郭风’,此类名字可不常见。这杜牧曾有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莫非贵宝正是引经于此,但这句诗说的可是江南的风景!”掌柜的笑道:“客官说得不错,小店正是引用了‘水村山郭酒旗风’这句诗,客官相貌更像是武林好汉,没想到对诗文也甚为熟悉。小店以此为名,一来颇有些山村味道,更可引来游人侠客驻足,二来东家他想标新立异,再者东家他本是江南商人,借此宣扬江南美景、吟诵故乡。”阿浪拱手答礼,徐达与常遇春“原来如此”几句应声,这掌柜的再介绍些濠州风味,便去迎接其他来客了。阿浪顿感这濠州民风也算得质朴,想着稍后便告诉徐、常二人,要去迦叶寺找圆德大师。

几个菜不时全数奉上,店小二高声报出每一道菜的名号来,瞧那行头,乃是:八仙过海、赤烧果子狸、珍珠圆子、酒醉熟羊、清汤豆腐。随后是当地名酒“古井酒”。阿浪当即拾起筷子,先分与徐达与常遇春,满脸欢笑地擦了擦嘴,满座色泽诱人,香气怡人,味道醉人,徐达与常遇春也点头赞美,三人遂先分了三坛子美酒。阿浪将筷子悬在半空,指一道荤素俱合的菜问道:“常大哥、天德,你们生在安徽,可知这道菜怎么来的么?店小二说它叫八仙过海,哈哈哈哈,难道要各显神通?”常遇春示意徐达来接,徐达应道:“这满座的菜,我与常大哥恐怕都只吃过一道两道,实在惭愧。”阿浪道:“哪里哪里?想阿浪从小在河南长大,也很少吃那些河南名菜,至于洛阳的,可都是林少带我去吃的,从前我也是闻所未闻。”徐达知阿浪有意请教,乃尽量述说,遂道:“阿浪你说的是!我权且说给你听:这道八仙过海,也叫作八宝鸡,又叫八宝全鸡,你瞧它色、香、味、形可有哪一样欠缺?八宝有荤素八宝,也即咸甜八宝之分,此菜乃是荤素各选四类烹制而成,于传统八宝外另辟蹊径,这道菜其实我并未尝食过,只是听乡里乡亲时常谈论,耳濡目染,才略有些许了解。传说这道菜选材颇细,滋味鲜美,我们可先尝尝看是否略有出路……”阿浪与常遇春二话不说,狠狠夹了半口,此菜造型美观,方入口时,阿浪感觉味道鲜美,牙尖香汁欲滴,不禁对徐达道:“这菜真是好吃,天德你也尝尝。”常遇春也是第一次吃这“八仙过海”,遂如同阿浪一般大声夸赞起来,直呼“美味美味”。徐达将菜送入嘴里,不住点头:“这山郭风店里的菜当属安徽正宗!”三人相互一笑,各执酒杯,要乘机喝一口地道的古井酒。阿浪笑道:“这酒醇美自然,甘甜幽香,与河南杜康酒比来,又是另外一种风格。”阿浪想起韩林儿当日与自己在良酒阁吃了好多洛阳名菜,如今与徐达、常遇春共饮这古井酒,也当如那日一般尽心,想到稍后赶往迦叶寺,若然耗时不长,翌日便要离开安徽,一来寻找昆生,二来韩林儿必在府上久候,加上快活寨、明禅大师、还要到江南寻找外公、诸般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常遇春见阿浪沉思,说道:“阿浪,你不是说要敬天德一杯么?”阿浪这才转过神来,拿起酒杯,瞧着一道红彤彤的荤菜,常遇春见阿浪的神情,介绍道:“哦!你吃一口吧!这道菜你常大哥我也知道,叫做‘赤烧果子狸’……”阿浪点了点头,送一口入嘴,油汁当即渗到下巴,引得徐达与常遇春捧腹大笑,阿浪擦了擦,对徐达道:“这菜我吃不惯……不过嘛,一言既出,先敬天德一杯。”徐达捧杯回礼,两人遂是一杯见底。常遇春也不闲着,一连饮去三杯,果真是言出必行,徐达拍了拍阿浪与常遇春道:“真是好兄弟!”阿浪憨笑一阵,让徐达心中甚是感动,此番从洛阳到濠州,路上所有花销尽由阿浪所出,他也毫无说辞,一次徐达要自己付几杯水茶的银两,阿浪心有不快,说着徐达太也见外,“往后还须不须做好兄弟了”。

徐达再说起其余几道菜,原来那珍珠圆子乃是由糯米与猪肉包成,配上热汁则可食用,本来是西川名菜,因为做法简单,很快传入安徽,阿浪吃着吃着,想起西川五虎来,不由得多喝一口;听得那酒醉熟羊,乃是蒙古厨者合蒙汉之风,在烧制时用汉家好酒,结两族优点而就,常遇春吃得一块羊肉,便即吐在地上,厉声道:“这肉味道真怪,好端端的酒就被糟蹋了……”他吃不惯羊肉里的酒味。徐达与阿浪忙劝说一阵,掌柜的瞧了,立马蹿来安慰,才知是常遇春不适蛮法,客气地道歉良久,常遇春挥了挥手:“不碍事,不碍事!只怨在下是个下里巴人,吃不惯这等高级菜。”阿浪拍拍常遇春的后背,让他尽心吐出来,又叫店小二端来凉茶,常遇春饮了整整一杯方显清灵,掌柜的安心他顾,说着此桌酒菜以半折论价。

徐达叫常遇春多吃点清汤豆腐解解膻味,忽听门口的店小二急呼:“客官客官……不好啦!不好啦!你们的马车被一个方脸大汉偷走了!”三人听罢大惊,先是一怔,阿浪心道:“呀!这濠州的民风可好,治安却有些混乱。”徐达朗声问店小二道:“不见多久啦?”店小二丢失了豪华马车,早已吓得手脚哆嗦,战战兢兢答道:“小的……小的朝店里走了不到五步,回头就瞧见那个方脸大汉驾着马车走了,系马的缰绳也被他剪断了,他方才在马车旁踱步……小的本该……”自责不已。另一个店小二大叫一声:“在街角,在街角。快追快追!”店里的坐客鼓动三人速去追逐,掌柜的自知伙计闯下大祸,忙吩咐三两人道:“你们也去追……”要向三人赔礼,常遇春顿了顿长枪,怒道:“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偷窃马车,真是胆大包天。”阿浪从包袱中拿出一锭银子放在桌上,对徐达与常遇春道:“我们这就去追那马车。”说罢三人主意一定,大步朝外行去,眺至街头,果见那马车正在行驶,幸好常遇春早将包袱拿出。掌柜的本来不好意思收取银子,发现那几个店小二早被三人甩了半条街。

三人立时运用轻功步伐,马车也行得飞快,好似那方脸大汉发现有人在后追逐一般,如此你追我赶,三人气喘吁吁,连走八条大街,终于往城西方向时,人群骈聚如雨,将那马车严严实实挡在巷首,三人这才松了口气,常遇春提着长枪朝马车飞奔而去,只要狠狠教训偷车人一番。

最新小说: 歪道修真 武侠聊天群:我的功法自动升级 散录 长生蛊道:从自创水熊蛊开始 武侠:从倚天开始! 时辰道尊遨游诸天 综武:魅力满值,开局邀月沦陷 醉仙尘 长生:我能召唤霹雳,融合风之痕 综武:人在武当,开局拿下殷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