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眼的等级(1 / 2)

“地中有游尸、伏尸、不化骨三种,皆无棺木外袭者。游尸乘月气,应节而移无定所;伏尸则千年不朽,常伏地;不化骨乃其人生前精神贯注之处,其骨入地,虽棺朽衣烂,身躯他骨皆化为土,独此一处之骨不化,色黑如?玉,久得日月精气,亦能为祟。”

不管是最低等的紫僵,还是最高等的不化骨,均可进化为旱魃;旱魃又可再进化成究极形态:“犼”

袁枚《续子不语》

“尸初变旱魃,再变即为犼”

普通僵尸有种,旱魃则有两种。

《子不语》记载:

“猱形披发一足行者,为兽魃;缢死尸僵出迷人者,为鬼魃。获而焚之,足以致雨。”

到了《续子不语》中,又新添了一种旱魃:

一种似兽,一种乃僵尸所变,皆能为旱,止风雨。惟山上旱魃名格,为害尤甚,似人而长头,顶有一目,能吃龙,雨师皆畏之。见云起,仰首吹嘘,云即散而日愈烈,人不能制。或云:天应旱,则山川之气融结而成。忽然不见,则雨。

不管旱魃是两种还是三种,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旱魃分为兽魃和鬼魃,兽魃接近早期的小鬼旱魃形象,与僵尸无关;只有鬼魃才是由僵尸变成的。

说完了旱魃,在再说来下犼。

犼与旱魃本来没有关系,犼本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乃龙王之子(也有说法犼以龙为食),它有守望的习惯。

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上就有两只南面而坐的石犼,被称作“望帝归”。因为它们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监督皇帝),所以经常会出现在皇宫建筑之中。

但是犼的形象却在民间不断演变,到了清朝中期,通常被视为一种食人的野兽。

因为犼有畏水的特性,所以人们一开始把犼与旱魃相联系,后来旱魃与僵尸画上等号,那么犼也就自然而然和僵尸产生联系了。

所以,按照袁枚的体系,那么僵尸的进化链则为

普通僵尸(种类型)——鬼魃(旱魃中的一种)——犼(神兽)

在袁枚的体系中,这个犼其实就是一些菩萨的坐骑金毛犼。

所以,作为一只僵尸,若能够修炼成菩萨胯下坐骑,也就到极限了。

袁枚给僵尸类型进行了详细划分,纪晓岚则给僵尸的成因进行了归类,分别是新尸突变和葬久不腐。

但这些都是自然形成的僵尸。

民间还流传着一些通过炼尸术来人工炼养僵尸的说法。

道教法术中也有“太阴炼形”之所,所谓太阴炼形,就是指人死后可以炼形于地下,爪发潜长,尸体如生,久之便能得道成仙。

后世所穿的炼尸术等法术,都是借鉴了道教“太阴炼形”一说。(我在本专栏连载的小说《寻妖记》:雪山神女(一)-知乎专栏中会详细介绍一些炼尸术的)

既然僵尸这么屌,人类总得想一些道具出来降服他吧?那僵尸到底怕什么?

.镜子或卦(很多农村地区的门梁上应该都有辟邪镜)

.桃木(《荆楚岁时记》:“桃者,五行之精,能厌服邪气,制御百鬼”)

.鸡鸣(《子不语》:“鬼闻鸡鸣即缩”)

4.枣核(《子不语》:“枣核七枚,钉入尸脊背穴。”)

.火(《子不语》:“放火烧之,啧啧之声,血涌骨鸣。”)

.老蛤(《岣嵝神书》:“老蛤能辟伏尸”)

《岣嵝神书》的内容很强大,又叫“升仙神书”,是一本民间法术总集:

制人术、解被人镇法、止血神咒、隐形法、取天罡气法、神传智慧法、收拘魂法、神符取胜、桃符传贼、黑天昏日、飞剑制人、灵符禁恶、印伏蛟龙各种正法、邪法都有。

另外,关于僵尸,网上一直流传着“四大僵尸王”的说法

“时天下将乱未乱,中日战争一触即发。欲来的山雨惊醒了沉睡千年僵尸中的极品——僵尸王将臣”

这是B站上一个很有名的梗。

里面提到的将臣就是网络四大僵尸王之一,除了将臣之外,其他僵尸王还有赢勾、后卿和旱魃。

但在古代民间传说中,其实并不存在什么四大僵尸王这一说法,除了旱魃以外,其他三个人都是现代人创造的产物。

最新小说: 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 书籍1385763 春满酥衣 重生古代当良民 京师惊梦 大宋审死官 从铺兵开始横扫天下 装傻三年,从边疆开始称霸天下 书生凶猛 大明不革命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