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声色犬马之风情大宋 > 第二百一十六章 破冰

第二百一十六章 破冰(2 / 2)

而石、高二位的反对态度也正是千百年男尊女卑的缩影。从来都是女人们唱歌跳舞给男人看的,哪有男人在台上跳舞供大家观赏?何况还都是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主?

现在可不是在乎有了交谊舞,募捐能多弄多少钱的问题,而是李清想借这个机会,光明正大的把交谊舞推到众人眼前,的确与世不容,的确惊世骇俗,可一味地随波逐流,一味地和光同尘,百年之后,大宋能逃的过那血光之灾么?

大宋要改的地方多了,要还这么下去,拿什么抵挡一代天骄的铁甲雄兵,可不管哪个方面,改什么,新东西出来总是没那么容易接受的,一个社会的进步就要不断的接受新思想,新文化,要是在声色犬马这个范畴里,一个新东西出来都不能接受,还何论政治、军事上的改革呢?

大宋并不是没有人居安思危,前有范仲淹的庆历改革,后有王安石变法,可大宋强了么?政治制度改革李清想都不要想,和那些官场老手争斗,自己根本就不是对手,改革军制?拿什么说服人?凭什么身份?咱大宋对这个可是忌讳的很,妄言的下场怕是自己先要人头落地。

改什么都不如改观念,就拿这个交谊舞做破冰之始不行么?

而现在大宋的风气还比较开明,北宋能成为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顶峰,还就是与开明二个字脱不了干系,别一提到这个伎字就反感,任何一个朝代,所谓的上流社会始终是少数人,而在大宋的下层百姓里,女伎却是地位不低的。

论她们的大分类,就有身边人、本事人、供过人、堂前人、拆洗人、针线人等等,不说有烧瓷器与哥窑齐名的女伎哥舒,单就厨娘而言,汴京里以女子姓名命名的品牌和店铺就很多,特别是宋五嫂鱼羹,南渡后在临安也是因为风味独特而独树一帜,就是千年以后,杭州还在卖宋嫂鱼汤。

宋朝的广大妇女可不是什么足不出户的,几乎各行各业都有她们的身影,纵论汉唐宋元的经济,宋朝能以小的多的版图,却有数倍于汉唐的赋税收入,绝不能疏忽了女人在这中间做出的不朽贡献。

与其说李清是要求那些姑娘们失了身份。为募捐陪人跳舞,不如说李清是借了募捐的机会,将了这些贵介公子们一军,这是为了救灾民,这是义举,你们愿不愿意当众跳舞给人看!

不过既然石小公爷退了一步,同意接受让公子爷们去跳舞,李清有这个结果已经很满意了。何况人家提的修改要求也很合理,就是把竞价跳舞这条改掉,到时候只唱名某某公子捐了多少既可,反正不捐到一定数目那是不行的。

李清也是一口应诺,其实竞价本就一花头,李清也是一时兴起提出来的,现在京城里会跳这交谊舞的姑娘们不少,可是会跳的男人可不多,就怕到时候没几个人上去跳,怕是没有竞价这个情况发生了。

而募捐的钱。李清早就准备好了。他的目地本就是把那些公子哥儿逼上台去,给交谊舞造造声势,可不是要掏人家腰包。以前收了人家不少礼,当时也让李清好一阵高兴,可若英说了,礼尚往来,别看送的贵重,你还也得贵重,还就是个虚数儿,得,咱也别麻烦个往来了,那些收的礼。便以各位公子的名义捐出去罢!

咱古人就是好,不像后人那么爱钱,一说到捐款的事情,见李清说是把自己收的礼当做各位公子的款项,别说高、石二位公爷看李清有些不屑,连王德显都觉得李清很是小家子气,这眼神李清可看明白了,心里委屈的很,不就是穷一点。至于鄙视我么?

李清还别忙委屈,这厅里还有比他更小家子气的人,就是从头到尾一言未发的膝子京。

这李清干什么去了也没和膝子京商量过,膝子京也不知道李清究竟对这个事情上不上心,今天进厅里听了这么久,他心里一个劲地埋怨范仲淹和柳七,之前说什么李三郎行事放荡不羁,这哪是放荡?这是荒谬,是怪胎!

让姑娘们募捐义演造声势,用民意来迫使朝廷重视修堤防的重要,这个道理膝子京是明白的,可造造声势就行了,这钱还是朝廷拨给,可李清说是把自己收的礼都捐出去,几十万贯啊,可以做多少有意义的事情了,这个李三郎却只为了推广一个男女搂抱的舞蹈而这么下心?他脑子有病?

膝子京是范仲淹的同年进士,只是他一直不招人待见,领的一直是个闲职,没有具体差遣,没有差遣就没有权,没有权就没有钱,每月领那么点俸禄,膝子京就是再有什么想法也做不了,你叫他能不心疼几十万贯么?

也正因为膝子京是闲官,所以他才早早的跑去范仲淹那里帮忙去了。

他李清就不能把钱花在崇教兴学上么?多少寒门学士因为囊中羞涩而中断学业的,膝子京不由得暗暗心疼,也别怪他这么想,咱这大宋就有这风气,有钱有势的人都喜欢资助读,提供最新文字版小说阅读

不过一边心疼钱,一边心里对李清还是暗暗赞赏的,甭管怎么行为怪异,这几十万贯毕竟是拿去赈灾地,还真不负希文兄对他的褒奖之词,换别人做的到么?

李清可不知道膝子京在怎么评价他,能有现在的结果他已经很高兴了,反正别的事有石小公爷安排,他也插不上手,不过既然跳交谊舞已经变成了表演性质,他李清还有新想法了,这第一次公开露面,还真个要慎重些,以后推广起来也容易。

交谊舞最开始在欧洲宫廷里流行,也是以一种“宫廷舞”的形式开始的,虽说有些高雅繁杂,拘谨做作,可看起来却是典雅的很,不正符合了咱大宋讲究仪态的现状么?

“谢大娘,相烦你邀些姐妹过来水云庄,这舞李清倒是还有些新花样的;这诸公子便要烦高公爷出面邀来,必不叫各位失望。”李清笑道。

上次李清和若英跳华尔滋,看的边上人都心痒痒,谢大娘为这个还和李清赌气呢,现在听说还有新花样,谢大娘爱舞如命,哪会不答应,王德显一旁也嘿嘿笑着要参与,李清怪道:“德显与李清一同胡闹,莫非老将军便不置一词么?”

王德显知道李清说的是上次打曹讷的事情呢,一拍李清的肩膀说道:“无事的,家父说了,有些时候还就该胡闹些。”

老将军这么开明?那就好,咱们好好胡闹下。

※※※※※※※※※※※※

如同之前写对待战争的态度一样,我想写到这又有很多朋友要看不惯了,在这辩解两句,请各位耐心看看。

我也看了不少抗美援朝有关志愿军的资料,还有《兄弟连》,最近更是反复在看,那些军人都是一声令下,便义无反顾冲锋杀敌,可事后,都表现过不愿意再回到战场的心情,我们不管如何去看待战争本身,可毕竟自然界里,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同类相残到人类这个地步,到这个规模!

当然,我也绝不承认像南京大屠杀这种事情,称得上是战争,即便在战争状态里,也是不可饶恕的罪行,因此,我不能写李清杀妇孺,我想,这不是什么妇人之仁,毕竟,咱们是中国人,总要和那个岛国的种群有点区别不是?

另外说到现在的情节,估计很多朋友认为我小题大做或者纯粹扯淡,这里举个例子,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初,听邓丽君的歌只能偷着听,因为警察会抓的,知道是什么罪么?流氓罪,本人从那个年代过来,没有虚言的,现在想来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可当年是很正常的事情。

做为一个小人物,您觉得是在政治军事上有些变革容易,还是在娱乐上?而随着思想越来越开明,对新生事物越来越宽容,这很多事情才会容易办,这就是我的本意。

最新小说: 穿越大唐当股东 嫡女重归 九州立志传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边的月亮 万历小捕快 归藏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