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声色犬马之风情大宋 > 第三百六十八章 攻城一日

第三百六十八章 攻城一日(2 / 2)

其实带队的党项将领心中也很窝火,这种情形实在不是他们党项汉子愿意面对的,都是久经沙场的精兵啊,多少次跃马横刀在万军之中尚能杀出一条血路的,现在就这么委屈的死在清风寨的城墙下,而且死之前一星半点作用都没发挥出来。

就算是身手敏捷可以不用扶梯,可一手提刀一手举盾又能爬多快?热油附体之后这就不是什么百战精兵了,而是稻草人,闻着刺鼻的人肉烧焦的味道,东面带队的党项将领再也看不下去了,都是自家儿郎,他摆摆手,示意吹响退兵号角,第一个撤了下去。

看着党项人退下去,城头上没有欢呼,李清更顾不上喘息,料想这边的党项人再也不敢来攻,何况也没几架可用的云梯了,忙着带着东面的李家庄子弟赶赴另一处狼烟燃起的地方。

其实李清都下意识的躲避那些孩子的目光,你死我活的争斗血腥场面在所难免,只是这些孩子都还小,烧烤人肉地味道以及临死前的哭喊嚎叫会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什么样的震撼呢?会和若风当初一样么?

不过这感触才发出点苗头,就被另一处的紧张局势给赶得无影无踪了。攻守之势其实和东面差不多,不过这边带队的党项将领却要强悍三分,眼着一架架云梯被烧毁,自己的儿郎在火中挣扎嚎叫,他不顾城头上弩箭地威胁,命令党项人骑兵跃马直趋城下,纷纷开弓放箭来掩护自己攻城的队伍。

这样一来情形就要危险很多了。城墙上毕竟妇女儿童为多,又要浇油、点火,还要一边躲避天上掉下来的弓箭。一时很有些慌乱,虽然孙五负责防守这边,他大马金刀跨在城墙跺子上,手中弓弦不住嗡嗡作响,箭无虚发,只是面对着一千多党项骑兵地集体冲锋,颇有些独木难支。

紧张局面到李清带人赶来后都没有改观,因为这边城墙上受箭伤的比较多,而且为了防备党项人登上城头,李清分出一部分李家庄子弟做预备队。那里出现险情就要扑上去堵漏洞,而此时墙外的党项骑兵也学聪明了,他们分成一两百人一拨,控马划个弧形跑到城墙附近,然后手中的弓箭齐发,射完策马又远离城墙而去,紧接着另一波又扑过来。一时间天空中全飞舞着党项人的箭雨。其实这些箭杀伤力很小了,并且速度已经慢下来,很容易躲避,可是再容易躲避你还得躲避,看着一支箭冲你飞来,人的下意识就要躲闪,而正在登城的党项兵要的就是躲避的这一瞬间。

好几处云梯搭上城头,而负责防守的小孩和妇女看着满天飞舞地箭雨吓得蒙着头不敢动弹,哪顾得上浇油放火,城头上出现好多次党项人的身影。幸好多出了些李家庄子弟,趁党项人立足未稳躲闪不便,先用箭射再用枪捅,将那些党项人全部杀下城墙,再一把火点燃了云梯。

这可是生死攸关了,只要有一处地方不能及时把党项人杀下去。清风寨便有破城之险。孙五手中弓弦不断的震响,而李清已经数度催促身后帮他上弦的小孩动作快一点。全忘了那个小孩还是十岁不到的年纪。

正在李清觉得已经很危急的关头,慕容一祯和安小哥已经杀退了另一边攻城的党项人,带着百来号人过来支援,其中就有李家庄子弟地上百把弩弓,而刘叔在北门防守,那边却是动静全无,见这边吃紧,刘叔料想党项人怕是不会攻击北门,也带着十几个人过来,当刘叔手提朴刀在城墙上一立,李清立时就放下心来,不怕党项人登上城头了!

一下子多出上百把弩弓,这攻守双方对射的形势立马就改观了,而且再不用担心被党项人抢上城头,有刘叔在,别看上了年纪,那花白的胡须反是信心的保证,连孙五的箭都不象之前那么急,而是求准头了。

至于弩弓的射击也换了方式,再不象之前那么求射出去的数量多,党项人骑兵还是一**的冲来,李清却要求大家不要乱射,更不求快,没必要每一轮都射,放过几拨不射,但集中力量对其中的一拨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稳住,稳住,射!”李清大吼一声,手中地扳机一扣,弓弦啪得一响,一支弩箭照着城外一个党项人的脑袋就飞过去,与此同时,一百来支羽箭也争先恐后的钉在这队不到两百人的党项骑兵身上。

这一下墙外党项大军带队的将领就受不了了,才过了几轮,再看自己派出去骑射的队伍,有些打城下放一轮箭回来,也不知道究竟射没射中一个宋人,但自己地队伍十停倒去了七停,一时间折损大增,而攻到城墙底下地儿郎想登上城头依旧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又持续地这么射了两轮,这党项带队将领就是心中再郁闷,也不得不接受眼前的事实,无谓牺牲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呜——呜——”终于响起了党项撤军号角。

李清一屁股跌坐在城墙上,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推的,守城那是要死人的,什么叫固若金汤?咱得改改这词,因为今天清风寨的稳固全靠油汤啊,李清回头轻轻拍拍那个一直为他上弦的小孩的脸说道:“你很厉害啊,今天要不是有你帮忙,我们怕是守不住城了,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我让你妈妈给你做好吃的奖赏你。”

效果还是一样,和在街上乱扯人搭讪差不多,李清觉得经过今天一番并肩作战,应该能和身边这小孩建立些兄弟情谊出来了,谁知道人家脸一红,头一低,跑了。

李清有些郁闷更有些奇怪,为啥这么脸皮薄啊,此时方觉得那小孩特别的眉清目秀,难道是个小丫?这麻烦了,咱名声好象不大好。

名声肯定是不好,而且是非常不好才对,否则党项人怎么会出动三万大军围剿清风寨!李清瞪着寨墙下一地的党项人尸体发狠,靠,李元昊,不就是烧了你一些粮草么?那还是你先抢了我的马,要讲理咱也不输,我李清名声是不好,但绝对没有调戏过党项丫头好不?你至于这么下狠心么!

其实李清错了,李元昊绝不是认为他名声不好要替天行道才发大军来攻清风寨的,相反李元昊也是男人,而且比李清更加好色,历史上就是因为他好色过头抢了自己未来的儿媳妇,才被自己亲生儿子宁令哥一刀削去了鼻子流血过多死掉的,李元昊又不是圣人门徒,男人就不应该在这个问题上为难男人。

发大军来攻清风寨,是为了一个最古老的原因,虽然李清没想到,其实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钱”。

李清这家伙自打来了大宋,就一头栽进温柔乡和美人窝,尽管生活也曾出现过一些波折,整体说来还是过着那种好吃懒做等死的幸福日子,当然他还要加上一条蠢睡,这不是穷人怎么理解穷人的难处呢?甭装得自己悲天悯人,这不是道德问题,不能理解就是不能理解。

李德明其实是个很聪明的家伙,虽然后世人把西夏建国之功大多算到李元昊身上,其实基础几乎全是他打好了的,李元昊熟读兵书、计谋百出就完了?打仗你要钱粮不?比如这次一被清风寨烧了粮秣,西征立刻就被迫停了。

和凉州回鹘人的战争却不是为了钱,党项人想要立国,东有强大的契丹,南有富饶的大宋,这都是暂时得罪不起的,说不得以后要起争执,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力保未来大夏国西面的安全,而北面是大漠,暂时不用担所以这几年党项人不断发起了针对吐蕃人和回鹘人的战争,并且回鹘又是急中之急,因为契丹人也想染指凉州,假如凉州被契丹人拿下,党项人从此西顾无望,并且还被契丹三面包围之中了。

现在党项和契丹关系非常不好,原因就是前几年契丹要党项随他同征凉州,李德明虽然迫于契丹人的强大派了兵,但却出工不出力,而回鹘人的战力也颇为强悍,结果契丹大军西征无功而返,契丹人当然明白党项人对凉州的野心,毕竟当年李继迁曾经拿下过凉州,总把凉州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所以在这件事情对党项很不满意。

可李德明不想得罪契丹人也没办法,毕竟凉州的地理位置太重要,凉州,其实包括以前的武威和张掖,汉朝有名的河西四郡之二,只要一拿下凉州,这可是河西走廊的门户,从此契丹人再不能打河西走廊的主意了。

凉州的回鹘人虽然战力不可小视,但他们和党项人一样都是游牧民族,当然也有共同的特点,就是穷,打赢了也只有战略上的好处,而清风寨就不一样了,虽然李清被太后轰到这来还有些委屈,一说起都是苦寒之地,可在党项人眼里,清风寨就是个香饽饽,而且还是个聚宝盆!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 九州立志传 归藏 万历小捕快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嫡女重归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