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大明:我,孝康皇帝,一统天下! > 第二章 王师南归,主将殒命!

第二章 王师南归,主将殒命!(1 / 2)

就在王师得胜南归之时,大军行至柳河川处,主将常遇春却突然因病暴毙在凯旋的路上。

具体得了什么病,历史上也不成定论。

朱元璋闻丧大为震悼,赐葬钟山之下,追封“鄂国公”,后又改封为“开平王”,配享太庙,而且亲自出奠。

要说这德胜将军归途暴毙,历史上多有猜忌。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那些史学家们多疑。

要知道,这常遇春乃一介武夫,身子骨儿那肯定是杠杠滴,怎么可能在无伤无病的情况之下,突然暴毙呢!

换了是谁都会觉得事有蹊跷。

(他就这么往那里一坐就突然“死”掉了!不知道微臣这么解释,陛下您是否“满意”呢?)

按说这常遇春突然暴毙,原本朱元璋也是十分意外的。

可无奈又找不到人家“常遇春”欺君的理由(人都死了),所以后来也只好勉强的“信”了。

“死就死吧,算你小子死得快!”

杀开国功臣这档子事儿,当时俺老朱可是谁也没有跟谁提起过呢,你常遇春是怎么提前知道地?

怪了,难不成是梦里梦到的...

(要知道,这洪武一朝“最震惊历史”的,就属屠杀开国功勋这档子事儿了。李善长、胡惟庸、蓝玉还有冯胜等一批建立大明的开国功臣,在朱元璋晚年被几近杀绝,而且还是满门抄斩的那种,更有甚者是夷灭九族!)

要是此时常遇春不死,在原来的历史当中,想必也活不到他“死”的那天!

书归正言,常遇春之死就这样暂时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具体是怎么死的,久而久之,也就无人问津了。

..........

次年冬至,应天府,大明皇宫之中。

一个衣着华丽的太监正匆忙穿梭在殿宇之间,直奔明太祖朱元璋的寝宫乾清宫而去。

因为事态紧急,这太监一路从太子居住的东宫飞奔到乾清宫的大殿之外,已经累得是呼哧带喘了。

正当这太监就要跑进殿门儿的时候,却没有注意脚下,竟绊到了殿门的槛子上,一不留神就摔了个结实。

不过此时有要事禀报,他哪里还能顾得上疼痛,一扭身子又立刻爬了起来,飞快的冲进了大殿的内堂之中。

只见那宫殿的内堂里,一位身穿龙袍的白发老者端坐在御案之后的龙椅上,正不怒自威的批阅着奏章。

那太监一溜儿小跑儿就来到御案跟前,神情惶恐的扑通一声,就重重的跪倒在了御案前面的地上: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啦,太子朱标他......

见到这太监神情紧张,想必是有紧要之事禀报。

那身穿龙袍的白发老者便沉稳的放下了手里的奏章,微微抬头,嗓音低沉的问道:

“我儿朱标如何?”

听到那老者问话,太监更是惶恐不安了许多,急忙回禀道:

皇太子朱标离宫出走,留下书信一封,请陛下明鉴。

听到那太监说自己的宝贝儿子离家出走了,这原本还淡定自若的白发老者,差点被惊掉下巴。

要知道,他可是洪武大帝朱元璋,万万人之上的那位大明开国皇帝,是那个穷兵黩武,杀伐果断的明太祖。

从来都是“宁要他负天下人,休要天下人负他”!

朱元璋诧异之余走下龙椅,来到那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太监面前,一把抢过他手中书信,仔细阅读起来。

太子朱标的书信是用绢帛所写,信中内容甚是情真意切:

儿朱标幸得父皇宠爱,荣登太子之位一年有余,虽操劳国事,却未建寸功。

最新小说: 百鬼之王,你跟我谈纯爱? 换亲后,夫家听我心声逆风翻盘 综漫:超凡序列,开局改造小兰 法老的心尖宠儿 抗战暴君,我的团 吃总裁老婆软饭,关你侯亮平屁事 还说开安保公司宇宙都快被征服了 谊停留 我不是天生冠军[竞技] 亮剑:不杀鬼子,留着过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