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秦史通俗演义 > 第85回借太后力斩义渠王伴主使齐范雎招祸

第85回借太后力斩义渠王伴主使齐范雎招祸(1 / 1)

第八十五回借太后力斩义渠王

伴主使齐范雎招祸

话说秦昭襄王登基大典之时,义渠王来到咸阳朝贺,叩拜秦昭襄王,正值宣太后临朝听政。宣太后见义渠王身宽体魄,粗壮豪放,又是相貌堂堂,观其年龄不过三十左右与自己相当,甚是喜欢,暗想:“若能将其留在宫中淫乐,定胜他人也。”便对义渠王说:“义渠君请起。秦与西戎世代同居,相互往来,实不应刀兵相见也。今日君能来此朝贺,可见附秦之心诚矣,必厚赏之。”于是传旨,赏赐义渠王黄金万两,锦缎万匹。义渠王见此惊讶不已,从不见秦对自己有如此丰厚的赏赐,连忙叩拜谢恩。

待退朝后,宣太后便在后宫设宴款待义渠王。当义渠王被两名宫女引领来到后宫,见宣太后已经在那里等候,义渠王见宣太后如此盛情,是受宠若惊,再次叩拜谢恩。宣太后连忙上前将其扶起说:“君不必如此也。老妾略被薄酒一杯,以表秦和西戎之诚矣。”然后将义渠王扶起,一起入席而坐。义渠王见只有宣太后一人相陪,是局促不安,不知该如何是好。宣太后却好不介意,安慰说:“莫紧张也。君乃义渠之王,身边美女如云,何以惧老妾乎?先喝下此酒,心自安也。”义渠王本就是酒色之徒,如此美酒岂能不喝。待数杯酒下肚,便有些醉意,便欲起身告辞。此时天色已晚,宣太后哪里能让其离去。便命宫女们皆退下,自己亲自扶义渠王上了自己的床榻。义渠王这时才知道宣太后的真实用意,便乐得随其意而行之。

义渠王久居西戎之地,有秦国相隔,从没入过中原,从未接触过中原美色,如今见宣太后,虽不能说是绝代佳人,可也算得上美貌之女,虽是三十几岁,但色相不衰,面若桃花,身白如玉,在义渠王看来已是美若天仙了。若能与之行男女之事,也算是尝到了中原美女的滋味了,当然是巴不得的讨好宣太后。于是,二人真可谓情投意合,自然是卿卿我我。待二人行之云雨之事,宣太后更是兴奋不已,确实感到了西戎人那粗匡凶猛的力量,正是快乐无比,美不胜收。

其实在秦国这种男女之事,并不稀奇。秦人数百年来与西戎人同居相处,风土人情如同西戎人,对男女之事从来就不严格。宣太后虽是楚国人,但楚国的风土人情,也不同于中原诸国那样讲究。当宣太后嫁给秦惠文王后,来到秦国,便是入乡随俗。秦惠文王在世时,由于在秦宫中的地位并不高,所以,虽淫心荡漾,可是与秦惠文王相见的机会并不多,经常是寂寞难耐。如今儿子即位为王,自己虽为太后,但年龄不过三十几岁,正是****旺盛之时,又亲自主政,当然不甘寂寞,对于自己看中的男子,总是想方设法弄到手,以满足淫逸之需。就连韩使尚靳被看中之后,还强留在宫中淫乐数十日。当见到义渠王如此身宽体魄,粗壮豪放,又是相貌堂堂,不由得淫心荡漾,难以抑制,留宿于宫中就不奇怪了。就这样义渠王在宫中住了十几日,每天陪伴着宣太后,各得其乐。这样也影响了秦与西戎的关系,由过去的征剿政策转变为招抚政策,秦人与西戎人和睦相处,使秦国西部得到了安定,三十几年来无战事,使秦有了南征东进的机会。

义渠王自从得到宣太后的宠爱,自然是经常入秦朝拜,出入咸阳。而宣太后自从得到了义渠王,确实是远胜于常人,快乐无比。可是,这男女之事时间一长,正值青春壮年,生育旺盛之时,总是要有个结果的。转眼之间,五六过去,宣太后为义渠王生了两个儿子。宣太后唯恐将生之子之事传到秦昭襄王的耳中,便命宫中之人不许将此事传出。可是,两个儿子到了三四岁的时候后,难以看管,便让义渠王将两个人儿子,带往西戎抚养。义渠王对两个儿子是喜爱无比,当让愿意带往西戎。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一久,这件事自然也传到了秦昭襄王的耳中。秦昭襄王闻知心中大怒,可是母后与舅父执掌大权,再者,秦人对这些事本不很介意,况且又是自己的母亲,只好忍耐下去,寻机惩罚义渠王。如今三十多年过去,秦是东征南伐,战果辉煌,今已经腾出手来,开始收拾西戎义渠这个隐患,便召穰侯魏冉商议平定西戎义渠之事。

其实穰侯魏冉早有平灭西戎义渠之意,一是,确实没能腾出手来;二是,碍于姐姐宣太后的面子,所以就一直没有提出此事。今见秦昭襄王提出,便说:“当初实行招抚义渠之策,乃太后所定,若平灭义渠,当先奏请太后也。”秦昭襄王闻听,苦笑了一下说:“母后与义渠王之事已数十年也,寡人难以开口,莫若舅父出面,前往说之为好矣。”魏冉觉得秦昭襄王所言有理,便入宫拜见宣太后。而此时,宣太后正与自己的男宠魏丑夫及宫女们玩乐,见魏冉到来,多日不见甚是欢喜,便问:“丞相国事繁忙,何以有闲暇到此乎?”魏冉回答说:“臣有要事欲请示太后也。”宣太后却说:“老身已二十余年不理朝政,何事须与老身商议乎?”魏冉欲言又止,看看其情夫及宫女们,示意宣太后使其退下。宣太后便命其皆退下,宫中唯有姐弟二人。魏冉这才小心翼翼地说:“今西戎义渠屡屡犯边,侵扰秦民,大王意欲平灭之,不知太后以为如何?”宣太后闻听,魏冉所言是为义渠王之事,便说:“义渠王老矣,久不入朝,老身几乎将其忘记矣,还提起何用焉。”魏冉见宣太后不再拿义渠王当回事,心中欢喜便说:“太后若无异议,臣便奏明大王,兴兵伐西戎义渠也。”可是魏冉转念又一想:“西戎人英勇善战,强悍难敌,若使能先除掉义渠王,再兴兵征讨,是稳操胜券。”便将此意告知宣太后。宣太后闻听,当然知道魏冉的意思,便说:“丞相勿虑,老身愿助一臂之力。”于是姐弟二人商议好计谋,魏冉拜谢而去,报知秦昭襄王。

原来宣太后与义渠王的关系亲密了有十几年,义渠王逐渐老矣,每当与宣太后在一起行起云雨之事,已是雄风不再,而宣太后****之心不减,反而更盛,很难满足宣太后的需求。因此,近十几年来,义渠王不敢像过去那样,经常往来于西戎与咸阳之间,不奉召见是不敢轻易入咸阳。特别是最近十几年,宣太后又得一心欢男宠,名叫魏丑夫。此人别看名叫魏丑夫,实际上长得非常帅气,而且身强力壮又年轻,不过二十几岁,行起云雨之事,是正当年。

魏丑夫本是魏国人,来到咸阳意欲谋取一官半职的。有一次,宣太后出巡,无意之中见之,不由得****之心顿起,便传旨召入后宫。可是,魏丑夫不知宣太后何意,唯恐不小心冒犯了宣太后,吓得浑身发抖,见到宣太后跪拜不起,请求饶命。宣太后却上前将其扶起说:“老身观汝,必是贫困之人,故欲使汝富贵也,不知肯否?”魏丑夫闻听,哪里知道宣太后所言之意,颤抖着说:“小人是不敢贪图富贵,唯请太后绕小人一命足矣。”宣太后见魏丑夫不知自己的用意,便直截了当地说:“老身不会要汝之性命也。富贵本是人生所求之事,岂有不贪图富贵之理。老身见汝面白如玉,相貌堂堂,身强体壮,意欲将汝留在身边侍奉如何?”魏丑夫闻听,不知是祸是福,既然宣太后意欲将自己留在身边,不敢违抗,只有听天由命。宣太后见魏丑夫愿意留在自己身边,甚是欢喜,立即命宫女们准备宴席款待。魏丑夫是受宠若惊,莫非真是时来运转,再次叩拜谢恩。

待到宴席过后,天色已晚,宣太后便将魏丑夫留宿宫中。此时的宣太后已是年近六十的老妇,但是仍然是面白如玉,****旺盛,不减当年。当将魏丑夫带到床榻之上,更是欣喜若狂。而魏丑夫细观宣太后,虽是年仅六旬的老妇,但仍如少妇一般,面若桃花,肌肤润滑。当二人宽衣解带,在床榻之上行起云雨之事,更是快乐无比。宣太后自从得到魏丑夫这个尤物,是如获至宝,每天带在身边,形影不离,将义渠王就渐渐忘记了。义渠王就是有时入秦朝拜,也很难见到宣太后了。

如今宣太后闻知秦昭襄王意欲平灭西戎义渠,当然就不当回事了,便与魏冉商议好诱杀义渠王之谋。不久,宣太后遣使前往义渠,召义渠王入咸阳。当义渠王接到宣太后召其入咸阳的旨意,是高兴万分。这时因为,义渠王已经多年没能见到宣太后了,心中亦是思念,又不敢轻易入后宫拜见。今日接到宣太后的旨意,便可名正言顺的入宫拜见宣太后了。

宣太后见义渠王果然奉旨而来,便命宫女将其引入甘泉宫,设宴款待。义渠王见宣太后,虽然是年近古稀,但仍不失当年美色,又如此不忘旧情,是感激涕零。当二人入席,宣太后亲自为义渠王斟酒说:“老妾与义渠君久未相见甚是思念也,愿与之同饮几斛,以表昔日之情矣。”义渠王闻听,相恋之情顿起,连喝数斛,不知不觉已有些醉意,再看宣太后,更加觉得美丽动人,不由得****之心顿起。这时魏丑夫来到宣太后身边,意欲搀扶宣太后退席。义渠王见一美男子搀扶宣太后,不由得醋意大发说:“太后乃本王女人,尔等何人,何以敢扶太后乎?”说罢起身来扑向宣太后,意欲与魏丑夫争夺太后。宣太后大怒甩开义渠王的手说:“吾待尔不薄,何以当众羞辱老身乎?”然后,命早已准备好的武士,上前将义渠王按住捆绑起来。这时义渠王的酒也醒了大半,对宣太后说:“臣酒后失态,还请太后宽容也。”宣太后怒气冲冲的说:“如此冒犯老身,休想活命也!”义渠王见宣太后与从前对自己是大不一样,确有杀自己之心,便有些惧怕,连忙叩拜求饶说:“请太后看在昔日情义,饶过臣冒犯之罪也。”宣太后仍怒说:“尔罪孽当诛,岂能还有下次乎?”然后,命武士将义渠王拉出甘泉宫,枭首示众。

秦昭襄王见义渠王已除,便来到甘泉宫拜谢母亲宣太后。于是,召集群臣商议平灭西戎义渠之事。穰侯魏冉再次举荐白起为将征伐义渠。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秦昭襄王以宛城为中心,置南阳郡。然后,命白起为大将军,率师十万征伐西戎义渠。而此时的义渠,自从义渠王入秦朝拜,一直不见归来,也不介意,因为这是以前常有之事。如今白起帅大军杀来,是没有丝毫的准备,又是群龙无首,很快就被杀的四散奔逃,宣太后所生二子,逃之不及,被秦兵擒获。白起不敢自作主张,遣使入咸阳奏明秦昭襄王,当如何处置。秦昭襄王闻报,愤恨以极,立即传旨就地诛杀之。白起遂灭义渠国,其他西戎诸国皆降。

秦昭襄王闻知,已平定西戎,非常欢喜,传旨在西戎故地,以义渠城(今甘肃宁县西北)为中心置北地郡,然后,又设置陇西郡、上郡,并征集工匠沿着陇西、北地的边地修筑长城。

这一年,燕国又生出事端。燕相国、成安君公孙操杀燕惠王,立燕惠王子,是为燕武成王。燕惠王在位七年。

韩桓惠王闻知燕国内乱,便联络魏安釐王共同伐燕。魏安釐王觉得确实是个极好时机,通过伐燕壮大自己的力量,于是,韩、魏合兵伐燕。可是尽管燕国内乱,但相国公孙操辅助燕武成王即位之后,采取了一些缓和的政策,很快就控制了局面。当韩、魏两军到来,便与昌国君乐间商议退敌之策。于是,燕武成王命乐间为大将军率军迎战韩、魏联军。当两军战于燕国境内,燕军在乐间的统领下,士气大振,韩、魏联军一时难以取胜,相持不下。魏安釐王与韩桓惠王闻知出师不利,便分别遣使前往秦、楚求助。楚顷襄王自从大败于秦后,便暗自图强,早有意结好于韩、魏,今闻知,韩、魏伐燕受挫,前来求助,立即应允,兴兵助其伐燕。当秦昭襄王闻知韩、魏遣使前来求助,因韩、魏久附于秦,理当相助之。于是秦昭襄王命蒙骜为大将军援助韩、魏。

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前271年),秦昭襄王命谒者王稽出使魏国,归来后,从魏国带回一人,可称得上是天下奇才,便入宫向秦昭襄王推荐说:“臣此次出使魏国,带回一天下辩士,姓张,名禄,不在张仪之下,特向大王荐之。”而秦昭襄王,自幼就受到魏冉等王公贵戚的影响,厌恶张仪之流的天下辩士、说客,便说:“寡人知天下辩士,只不过是口若悬河,空洞无物,皆非有用之才也。”王稽连忙解释说:“臣以为,此人非一般辩士可比也,确实有经天纬地之才。其曾对臣说:‘大王虽为秦之君,但为危于累卵也,得吾则安矣。’臣再细问之。其说:‘天机不可泄也,唯见大王方可言之。’故而臣将带其回秦,拜见大王也。”秦昭襄王闻听,却仍是毫不介意的说:“寡人之秦,东征西讨,横行于天下,安如泰山,有何危乎?此乃皆辩士之妄言,不可信矣。”王稽还想解释。秦昭襄王却阻止说:“爱卿使魏一路辛苦,速速退之休息也。”说罢转身离去。王稽见秦昭襄王不肯召见张禄先生只好退下。

王稽向秦昭襄王举荐的这位张禄先生,确实是非等闲之辈,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秦国丞相、应侯范雎也。范雎是魏国人,自幼家境贫寒,但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喜好刑名之学,有谈天说地之能,安邦定国之志,通晓天下之事务。成年之后,曾游说于诸国,可是无人知晓其才,不受重用。后来回到魏国,意欲侍奉魏昭王,可是,由于家境贫寒,无人向魏襄王举荐,无奈便来到魏中大夫须贾门下为舍人。

齐湣王末期,由于昏庸无道,招致“五国伐齐”,几乎亡国。后来,田单破燕军,杀骑劫,扶助齐襄王即位,恢复齐国,对伐齐诸国恨之已极。而魏国乃与齐相邻,魏安釐王即位之后,唯恐齐兴兵报复魏国,便有意与齐通好,便与相国魏齐商议,欲遣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魏齐已有与齐通好之意,便满口应允。

于是,须贾收拾一番,并带了几位亲随赴齐,其中就有范雎随行。齐襄王闻知魏国使臣到来,虽心中不快,但也不能不召见。当须贾与范雎等叩拜之后,齐襄王便对须贾说:“先王曾与魏共同伐宋,为盟友也。而魏背信弃义,随燕等诸国伐齐,使齐险些亡国。故寡人难忘先王之仇,切齿于心哉!今贵使到来,却美言意欲通好于齐,日后恐又背盟,何以为信乎?”须贾被齐襄王一席话斥责的面红耳赤,无言以对。范雎见此,便上前一步对齐襄王说:“大王所言差矣!大王所言,魏与先王伐宋背盟之事,非魏之过也,而是齐先背盟也。当初,魏与齐共同伐宋,本约定,灭宋后三分其地,而齐背信弃义尽占其地,反而意欲伐魏,是齐失信于魏,非魏失信于齐矣。后来,‘五国伐齐’是因齐先王暴虐狂妄,自立为天子,触天下之怒,故诸国共讨之焉。而魏虽与诸国伐齐,但未全力助燕攻临淄,而是收昔日魏所应得宋国之故地而回,此乃是魏礼让于齐矣。臣闻大王乃盖世英主,欲重振齐昔日之威,报仇雪耻,以拒强秦,此乃魏之愿也。故魏王遣中大夫须贾为使来此,意欲通好。而大王不但不以礼相待,反而厉声斥责,臣以为,恐重蹈齐湣王之覆辙也。”齐襄王闻听是惊愕不已,深感此人乃天下奇才,不敢小视,连忙改换了口气说:“先生所言甚是也。寡人言语过激,乃寡人之过也,还望先生宽恕焉。”然后,齐襄王向须贾赔礼,又问:“大夫,不知此乃何人?”须贾见范雎挽回了自己的面子,心中踏实了许多,便回答说:“此人乃臣之舍人范雎是也。”齐襄王闻听暗自思量,如此之才却是一舍人,魏无识才之人,心中欢喜,便说:“寡人久有与魏结盟通好之意,今大夫到来正和寡人心意也。”然后设宴款待须贾、范雎等。

当须贾、范雎等回到馆驿休息后,天色已晚。深夜之时,齐襄王便遣使前往馆驿,秘见范雎。对范雎说:“齐王久慕先生大名,请留于齐国,必委以重任,望勿弃也。”范雎却推辞说:“齐王美意臣领也。不过,臣跟随魏使入齐,而不能同归魏,何以为信乎?臣为魏之舍人,授以衣食,若轻易弃之,何以为义乎?无信无义何以为人乎?”那使者再三劝说,若能留齐乃高官厚禄,远胜于一舍人。而范雎是坚辞不肯。那使者无奈,只好回去报知齐襄王。

齐襄王闻听不由得赞叹说:“范雎先生不为高官厚禄所诱,乃忠义之士也。”因而更加喜欢范雎,为了表示对范雎的敬意,又遣人携带黄金十镒,以及一些牛肉美酒前往馆驿赏赐给范雎。而范雎是坚辞不受。那位使者,无奈再次回报给齐襄王。由此,齐襄王更加喜欢范雎了,便命那位使者一定使范雎收下礼物。那使者无奈只好从命,再次回到馆驿,将礼物送上。范雎见齐襄王如此诚心,便退回了黄金,收下了牛肉美酒。那使者只好回去报知齐襄王,总算有了个交代。

第二日早晨,范雎便将昨夜齐襄王送给自己礼物之事,告知于须贾。须贾闻听大怒,斥责说:“齐襄王对吾尚粗暴斥责,何以对汝一舍人却和颜悦色,带若上宾乎?”范雎回答说:“臣实不知为可也。齐襄王所赐黄金,已退之,所赐美酒牛肉,实在是推辞不过,不得已而收也,尚在下处,大夫可亲往视之。此事臣不敢隐瞒,已如实禀矣。”须贾闻听更怒说:“吾为魏使不曾受丝毫赏赐,而汝一舍人何以予如此厚重赏赐乎?其中必有私于齐也。”范雎便解释说:“昨日深夜,齐襄王遣使来到馆驿,意欲将臣留齐为客卿。臣不肯背魏而事齐,故婉言拒绝。后来,此使又送来黄金十镒,美酒牛肉,臣坚辞不受。其如此往来三次,臣不得已收其美酒牛肉。臣以信义为本,实不敢有私哉!”须贾被范雎一席话说得,哑口无言,只好作罢。第二日,须贾带领随从返回魏国。

须贾回到魏都大梁后,便将出使齐国结盟之事回禀一番。在私下,须贾将范雎受贿之事告知相国魏齐。魏齐在魏担任相国多年,权势甚重,群臣皆惧之。当闻知须贾之舍人范雎有私通齐国之嫌,不由得大怒说:“如此奸细岂能容之,必严惩,以警后人也。”于是,魏齐在一次大宴宾客之时,命人将范雎擒拿至堂下,当众审问。范雎不知何事冒犯相国,便拜伏于大堂之下等候训斥。这时魏齐高声责问:“范雎!尔此次跟随中大夫出使齐国,可将魏之何机密告于齐乎?”范雎闻听才知是为使齐之事,便回答说:“臣乃大夫之下一舍人,既不知魏之机密,亦不可告知齐之机密也。”魏齐又责问:“汝若无私于齐,齐襄王何以欲留尔为客卿乎?”范雎解释说:“齐襄王确实有留臣,委以客卿之事,不过臣乃魏臣,故坚辞不受也。”魏齐又责问:“既如此,齐襄王赏赐之黄金、美酒、牛肉何以受之?”范雎又解释说:“臣亦无收受之意,只因齐襄王三番五次使人送之,臣唯恐伤及魏、齐之谊,故而,收下酒肉,众人皆可食之。黄金退回,实不成收也。”魏齐觉得有了把柄,怒说:“如此卖国之贼,还如此巧辩,岂能容之!”立即命武士上前将范雎绑缚起来,重责一百棍,迫其招认私下通齐之事。范雎还想解释,但已被拉出大堂。范雎怒说:“臣对魏无半点私心,何以招之!”范雎本来身体就不很强壮,哪里经得起者一百棍,由此,范雎有生命之危亦。

若知范雎如何脱此大难,且听下回分解。

;

最新小说: 嫡女重归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穿越大唐当股东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