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秦史通俗演义 > 第104回巧破屯留於期奔燕著书立说嬴政生怨

第104回巧破屯留於期奔燕著书立说嬴政生怨(1 / 2)

第一0四回巧破屯留於期奔燕

著书立说嬴政生怨

话说秦将杨端和扮作叛军,随之混入屯留城中,王翦便传令,命大军后退十里安营扎寨,停止围攻屯留,准备先攻取长子、壶关二城。于是,王翦命副将桓齮率领五万兵马攻打壶关;命自己的儿子王贲率五万兵马攻打长子;自己与张唐率领率领所余十万兵马与樊於期相持。

樊於期退回屯留后,便重整兵马加强了屯留的防御,唯恐王翦攻城。可是一连两日,不但秦军不来攻城,反而后退十里安营扎寨,不知何意。正在这时,有探子来报说:“王翦已分兵前往攻打壶关、长子二城也。”成蟜闻听大惊,对樊於期说:“将军,壶关、长子二城事关重大,若是有失,屯留势孤,将难以据守也。”樊於期闻听说:“公子放心,待吾打败王翦,再援救壶关、长子不迟也。”成蟜闻听心中稍安。但以一己之力,实难取胜,还是需要赵国的援助,便遣使前往赵国求助。

当那位使臣来到赵国才知,情况有变。原来,赵悼襄王本来有心帮助成蟜对抗秦国。可是,正准备兴兵赴屯留之时,无奈大将庞煖与蒙骜大战时,身负重伤,而且日益严重,已是卧床不起,不能征战。若派李牧前往,而李牧远在代郡,一时半会难以回来,其他众将难以胜任。故赵悼襄王是苦于无领兵之大将,无法兴兵相助。那使臣闻知无奈,只好回到屯留,报知成蟜。

成蟜闻听赵国援军不来了,是大惊失色,跺脚大哭,便急招樊於期商议。而此时的樊於期正在与王翦秦军相持,难分胜负,当闻知成蟜召自己回屯留有要事商议,不知出了何事,便撤兵返回屯留。

樊於期回到屯留,成蟜迎上前去痛哭不止。樊於期急忙问:“公子出了何事,竟如此悲伤?”成蟜便将赵国已经不能出兵相助之事述说一番。樊於期听罢心情亦有些焦虑,暗想:“如今‘讨吕檄文’已经传至各个郡县,却不见有兴兵响应者;赵国又不能出兵相助,单凭屯留、壶关、长子三城之力,是难以破王翦入咸阳也。”但表面上却不露声色,安慰成蟜说:“公子勿虑也。待吾打败王翦,与壶关、长子二城合兵一处,退入燕、赵,亦可据守一方矣。”成蟜闻听心中稍安,擦了一把眼泪说:“讨吕之事皆由将军倡谋,吾所依者唯将军也。”樊於期见成蟜心情安定,便再次率领兵马出城与王翦鏖战。

可是,此时王翦却是命令将士紧闭营门,深沟高垒,分兵坚守险厄要地。并传出将令:“不许出战,违令者,斩!”暗中又挑选二万精兵,前往壶关、长子增援桓齮、王贲,以便尽快攻取二城,然后在合兵一处,与樊於期决战。

樊於期率兵马来到秦军大营挑战,而秦军是闭门不战,无奈传令亦安营扎寨,与秦军相持,寻机而战。樊於期连日挑战,秦军仍是闭门不战,以为秦军胆怯,便命将士攻击秦军大营。可是,秦军防守严密,损失惨重,难以攻破。正在这时,一名兵士来报:“将军,如今壶关、长子二城已经被秦军攻破,长安君心情焦虑,请将军速归屯留,商议大计也。”樊於期闻听大吃一惊,唯恐屯留城内有失,便退回大营,安顿一番。自己带着数十名亲随回到屯留面见成蟜。

当樊於期回到屯留,成蟜是脸色惨白,满面愁容的对樊於期说:“将军,如今壶关、长子二城已失,独余屯留孤城当如何?”樊於期再次安慰成蟜说:“公子勿虑也。待吾明日与王翦决战,胜可擒王翦,兵进咸阳;败可奔燕、赵之地,据守一方。再联合天下诸国伐秦,共讨伪主,灭吕氏,以安赢氏之社稷矣!”此时的长安君成蟜已经是六神无主,神魂颠倒,只有完全依靠樊於期了,说什么就听什么了,擦了擦眼泪说:“一切全由将军定酌,唯请将军小心谨慎也。”于是,樊於期与成蟜告辞,返回大营与王翦决战。

当王翦与张唐闻知,壶关、长子二城,已经被攻破,心中大喜,立即传命,令桓齮、王贲二将速速回援屯留。王翦便与张唐商议如何大破樊於期之策。正在这时,一兵士来报说:“辛胜将军奉大王之命到此,拜见大将军。”王翦闻听不知朝中出了何事,急忙与张唐迎出大帐之外。

当来到营外,只见辛胜率千余将士,押解着牛羊,携带数十车美酒到来,便迎向前去说:“辛将军奉大王之命来此,必有要事也。”辛胜与王翦、张唐等一同来到中军大帐坐定说:“今日末将奉大王之命来此,一者,慰问征战将士,以鼓士气;二者,大王恨樊於期于骨髓,意欲生擒此人,而亲斩之,以解心中只恨矣!”王翦闻听之秦王政之本意,便说:“臣知大王之意,已经做好决战准备,必生擒此贼矣!”然后,命将士杀猪宰羊犒赏将士。辛胜亦奉命留在大营听用,王翦是非常欢喜。没过多久,王翦又闻报,桓齮、王贲两路兵马已近屯留,心中更是欢喜,正是与樊於期决战之时。

而樊於期尚不知,桓齮、王贲两路兵马已近屯留,还想乘王翦兵微势孤之时,尽快打败王翦,便率兵马出大营来到秦军大营挑战。

这时,只见秦军营门大开,冲出一支人马,为首之将乃是辛胜。樊於期见来将是辛胜,便高声说:“辛胜尔乃一无名小卒,休来送死,快快使王翦、张唐前来一战也!”辛胜闻听怒火上升,高声说:“樊於期汝一叛臣贼子,休出狂言,斩汝易如反掌,何须王翦、张唐乎?”说罢挺枪直奔樊於期刺去。樊於期哪里把辛胜放在眼里,崔马上前,挥大刀迎战辛胜。二人在阵前大战二十余回合,辛胜终不是樊於期的对手,渐渐是力不能支,败下阵来。樊於期见此,便乘胜追杀。就在这时,王翦与张唐亲率兵马到来,放过辛胜迎战樊於期。

樊於期见王翦、张唐果然到来,便直奔王翦杀来。王翦挺枪迎战。二人又是大战二十余和,张唐在一旁观战,唯恐王翦有失,便崔马前来助战。樊於期力敌二将毫无惧色。就在这时,有兵士来报说:“大营已被秦军偷袭,请将军速归之!”樊於期闻听大惊,唯恐大营有失,便撤回兵马返回大营。可是刚刚来到大营,只见两路秦军已经攻破大营,败兵四处逃窜。樊於期见此,只好收残兵返回屯留。

原来王翦已经传令,命桓齮、王贲两路兵马,待到达屯留之后,便悄悄绕道樊於期大营的后面,趁其不备,突然发起攻击。因此,就在樊於期与王翦大战之时,桓齮与王贲的两路兵马先后到达,并很快就攻破了樊於期的大营。樊於期见败局已定,便带领败军逃往屯留,企图与成蟜一起逃往燕、赵。可是当来到屯留城下,却是城门紧闭,呼叫不开。

原来,杨瑞和自从混入屯留城中,便躲在自己的亲朋好友家中,便暗中召集自己的亲朋好友,做好准备,以配合王翦大军攻城。然后,便寻机拜见长安君成蟜,劝其献城投降。可是,由于樊於期及亲信常在长安君成蟜左右,总没机会。当这次成蟜闻知壶关、长子二城被攻破后,樊於期离开屯留与王翦征战之时,便寻机来到了长安君的居所拜见。

此时的成蟜是心神不定、坐卧不安,闻知有故人求见,便命人带到大堂之上召见。杨瑞和到来便倒身叩拜。成蟜一看来人并非外人,乃自己昔日门下之宾客,连忙将其扶起说:“吾闻知先生已为张唐部下之战将,何故到此?”杨瑞和回答说:“公子为臣昔日之主,如今公子身处危难,命在旦夕,臣岂能不助之脱其危难乎!”成蟜见此时杨瑞和还能挂牵自己,甚是感动,便说:“以先生之智勇,不知有何赐教?”杨瑞和说:“公子身为王族,贵为君侯,富贵至极,何故兴兵叛秦乎?”成蟜解释说:“先生可知,当今秦王非先王之子,赢氏之后也,乃吕不韦施‘纳妾盗国’之谋,为吕氏之后矣。”杨瑞和听罢,见成蟜年幼不懂世事,劝谏说:“公子所言,皆是道听途说之言也,必是受樊於期蛊惑而起。樊於期历来与丞相不和,私怨甚深,今以一时之恨,冒天下之大不韪,借公子之名而兴兵报私怨,乃大逆不道也。公子可见,樊於期虽传布《讨吕檄》于各个郡县,而响应者,寥寥无几,可见不得人心也。今王翦乃秦之名将,率数十万大军前来征讨,屯留一孤城,破城之时指日可待。望公子能识时务,莫若献城而降之。”成蟜闻听半晌不语,然后说:“先生所言不无道理,但以王兄性格之暴烈,恐难容吾。樊将军已经与吾商议,若屯留不可守,可一同奔往燕、赵,再‘合纵’诸国,兴兵征讨伪主,灭吕氏,仍不失秦之王位,赢之社稷矣。”杨瑞和听罢,心中暗笑:“长安君如此天真,仍不过是一孩童也。事到如今还听信谣言,做着即位当王的美梦。不过以秦王政的暴烈性格,若是容忍长安君造反,也是很难也。”杨瑞和便劝谏说:“公子不可有此幻想,‘合纵’伐秦之事,不可行也。昔自公孙衍首倡,行‘合纵’之术,至今已有九十余年。而‘合纵’伐秦者,则败多胜少。今诸国皆弱于昔日,而秦却远强于昔日,而诸国皆惧秦之强,争相通好,‘合纵’之术不可行,明矣。再说,即使公子能逃出屯留,投奔燕、赵,两国一时收留,秦兴兵征讨燕、赵。两国之君若惧秦军之威,必缚公子而献之。到那时,公子悔之晚矣!”

成蟜被杨瑞和一席话说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沉思半晌怯懦的说:“若依先生之意当如何?”杨瑞欧和连忙说:“公子勿忧也,王翦将军孰知公子非诚心反叛,而是受逆贼樊於期蛊惑而从之。王翦将军有书简一封送与公子,请观之。”说罢,杨瑞和从怀里拿出一封书简。成蟜接到手中打开观看,只见上面写道:“公子与大王乃至亲兄弟,贵为君侯,奈何听信樊於期无稽之言,倒行逆施,行不测之事,自取灭亡,岂不惜哉!但首逆者,乃樊於期也。公子若是能斩其首级献于军前,将功赎罪,臣可奏明大王,恕公子之罪,仍不失荣华富贵也。若是迟疑不决,将悔之晚矣!”成蟜看罢顿时泪如雨下,哭泣着对杨瑞和说:“樊於期将军如此忠勇,吾实不忍诛之。”正在这时,兵士来报说:“秦军已经杀到屯留城下,樊将军在南城门苦战,情况危急矣!”成蟜闻听便收住哭啼之声,前往南城门观阵。杨瑞和亦跟随而去。

成蟜与杨瑞和一同登上屯留城南门,观战,果然见樊於期率领屯留兵马正在与王翦大军鏖战。樊於期确实勇猛,数名秦将与之大战,仍是难分胜负。这时,只见樊於期杀出重围,来到屯留城下,高声叫门对成蟜说:“公子速速开门,此城危在旦夕,不可守也。末将可保护公子杀出城,暂时避难于燕、赵,日后在图大业矣!”而成蟜却懦弱的回答说:“将军所言虽是,不过吾之宗族皆在咸阳,与SD诸国为世仇,若远避燕、赵岂能容之?”樊於期又高声说:“公子勿虑,天下诸国皆苦于暴秦,必会同心抗秦,何愁不纳乎?”这时,杨瑞和率领自己的亲朋好友手持兵器来到近前,挟持成蟜,高声对城下的樊於期说:“长安君已经献城归降,还请樊将军自行方便矣!”

守城的将士闻知长安君献城投降,便都放下武器,不再抵抗。杨瑞和将早已经准备好的白起竖起。此时的成蟜已是无可奈何,只有哭泣。樊於期在城下看得清楚,知大势已去,便仰天长叹说:“如此孺子不足辅也!”说罢反身又杀入秦军,杀出一条血路,冲出包围圈,朝燕、赵方向逃去。樊於期本有心投奔赵国,可是由于赵国原本应允出兵相助,后来又食言罢兵,知不可依靠,便投奔燕国而去。

最新小说: 江边的月亮 嫡女重归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九州立志传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穿越大唐当股东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