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洪武生存指南 > 第032章:成本

第032章:成本(2 / 2)

来到外面,看了看这边由粗瓷管道连往内舱的热炉,叮嘱负责烧炭的仆妇好生看着,既要供暖,也要防火,才重新返回舱内。

待在内舱外间的客室,写意找出刺绣绷子绣着一只给自家大人的手帕,一边侧耳倾听。

没什么惩罚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到底忍不住,走过去掀帘看了眼,小窗已被拉上,昏暗的光线里,被褥下,自家大人只露了一个脑袋,侧身而卧。

洛水在一边仰躺,满头青丝铺开,还有一片让写意看了都微微脸热的白皙肩头露出。

洛水并没有睡着,注意到写意探头进来,对她一笑,探过玉臂,把缠着自己的小男人身上被褥拉紧一些,避免透风。

写意没有多看,很快重新放下帘子。

再次醒来,又是一个冬日傍晚。

舫船靠岸,刚进门,何瑄就说起一事,赶赴泾县采购纸张的人下午返回,总计得纸1300余刀,已经全部存在金陵大学那边的库房里。

另外还送了几刀样品过来。

朱塬一边漫步走向内院,一边吩咐把样品送过来。

泾县纸张,其实就是宣纸。

这是朱塬为《大明月刊》挑选的印刷纸张。

说起这个,这年代,好纸其实不少,长江以南各个行省,各处都有自家的名纸,名字五花八门。

朱塬之前一番了解后,大致做出归纳。

无论工艺如何,或者名头再花哨,根据造纸材料不同,这年代主要是两种:皮纸和竹纸。

皮纸,顾名思义,用各类树皮制造,这年代最上等的纸张,基本都是皮纸。

竹纸,更不必说。不过,因为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受到材料和工艺限制,竹纸的质量还无法和皮纸相比。

至于其他,麻纸、草纸、棉纸之类,都不算主流。

再说朱塬选中的宣纸,准确来说,这年代还不叫宣纸,虽然在唐朝已经有人开始制作,但宣纸的名气其实是明清时期才逐渐兴盛的。

当下,出产在古称宣州府现在是宁国府下属泾县的这种纸张,因为是用青檀树皮制作,而不是常见的构树皮,因此被称作青檀纸。

还是皮纸类别。

再就是,虽然名气还没有打开,但质量已经得到了相当的肯定,这一点,从价格就可见一斑。

即使朱塬让人去往泾县大批量采购,每刀的价格,依旧达到一贯五的程度。对比起来,朱塬之前看过的另外一些皮纸,价格最低有400文一刀的。更别说竹纸,七八十文一刀的也很常见,与青檀纸价格能差20倍。

还有尺寸。

朱塬希望把《大明月刊》做成16开大本,这只能说是后来的标准。当下,一张标准的宣纸,宽三尺,高一尺六,截成大概类似后来16开的大小,一大张只能裁成6小张。

算下来,按照50张100页的厚度,《大明月刊》只是纸张成本,每一册就将达到125文。再算上凋版、油墨和装订,预计每一册成本200文左右。

这还不算其中文章的版权价值。

朱塬可是计划将来公开征稿并且给予稿费的。

还有,将来的全国性发行。

这年代的邮递成本只会更高。

总之,全部考虑之后,这份杂志想要在商业上获得利润,定价不能低于500文。

半贯钱买一本杂志……全年订阅……哪怕优惠些,5贯钱……

嗯……

还是不要想赚钱的事情了。

俗!

看过了青檀纸的样品,当晚朱塬就试了试,让身边女人们把完成的《倩女幽魂》和《红楼梦》第一回誊抄了一遍,第二天一早,就让人送去宫内,先给老朱读读看。

顺便也看看纸张。

打发了何瑄进宫去送文章,朱塬今天还是没出门,也没再去湖上钓鱼,而是来到大宅前面制作蒸汽机模型的院子。

刚进门,被朱塬任命为主事的金三护就迎上来,行过礼,起身后带着几分邀功:“大人,又成了一个。”

金三护本来是为元廷皇室制作刻漏的匠人,这年代能制作类似后来‘钟表’的刻漏那种复杂机械,对于蒸汽机模型,只会更加手到擒来。

朱塬同样很在意时钟,不过,询问金三护一番,得知对方果然有两个哥哥,分别叫金大护和金二护,而且都是刻漏匠人。其中,金大护制作刻漏的水平比他这个三弟更好。只是,大都之战前,为了保存家族血脉考虑,两个兄长都带着家人逃离了大都,去往乡间躲避兵祸,留着金三护在城中守家,后来辗转被押送到了金陵。

因为朱塬的重视,金三护才把这些和盘托出。

显然也是想找个靠山。

朱塬便一边去信到大都,让人寻找金三护的两个兄长,另外还有其他刻漏匠人,打算他们抵达后成立钟表作坊,一边让金三护改行制作起蒸汽机模型。

这边说着,另外一些匠人也从屋内出来给朱塬见礼。

相比最初挑选的六人,在这些人的连带推荐下,当下这院中的匠人已经多达21个,这还是一部分去了隔壁。那边制作标准大小蒸汽机的匠人数量更多,达到39人。

招呼过,打发各人自去忙碌,朱塬跟随金三护来到院内正屋。

进门第一眼先看到正堂大桌上的迷你铁路轨道,一寸的宽度,上面已经有一座小火车,因为模型是烧蜡的,样式与后来不同,主要是水箱放在后面,通过管道连接提供动力的蒸汽车头。

这东西,前几天就已经完成。

工匠们当下正在做的,是蒸汽机船。

朱塬的考虑是,等车船都完成了,再喊老朱过来看。

金三护刚刚在院内说成了的,不是蒸汽轮船,而是朱塬之前随口交代的另一个:蒸汽抽水机。

正房堂屋两侧都是开放的工作间,宽大的工作台上摆放着各种工具以及与蒸汽机械相关的各色零件,一边还有朱塬在明州时让人做的脚蹬切割装置。

当然还有匠人。

示意工匠们继续忙碌,朱塬跟随金三护来到一张桌旁,这边已经摆好了一台蒸汽机,以及,明显的一台迷你抽水机,皮制的细管连接抽水机,一直延伸到地上一个装水木桶,抽水机另外一端出水口对着一个木盆。

朱塬的期待中,金三护往那台蒸汽模型里加了热水,这是为了减少烧开时间,随后点燃蜡烛。等水汽冒出,轻轻拨了下蒸汽机转轮,小东西立刻快速旋转起来。

随即,抽水机对着桌上木盆的一端便开始出水。

朱塬只看得目光发亮。

因为明白,相比投入实用不知要多久的蒸汽火车和蒸汽轮船,这抽水机,只要真机能做出来,短时间内就能实现很大的用途。

最新小说: 无敌小侯爷 穿越大秦,打造最强经济体 家父李隆基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教皇请登基 穿越兽世:她生了一个新部落!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天运投胎啦!靠心声助娘亲巅峰 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