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1 / 2)

阳谷县有了些不一样的变化,这变化不是人们传闻的西门庆的上千亩两天,好几家药品、当铺、布店、粮油店都被杨大官人屯兵,毕竟上述那些跟他们也没什么关系。

比如县衙的兵勇多了起来,有人发现那些多出来兵勇中又熟面孔,正是杨大官人家的护院,他们开始结队巡逻,大力捕贼缉盗,短短三天,知县老爷判了三十余人,却没有杖刑,更没有黥面发配,而是有兵勇看管,开始翻修城内的排水沟,修正路面等等。

听说以后还要扩展到城外,乃至整个阳谷县的水利工程及官道。

当然指望这些人搞公共设施溅射必定是不够用的,整个阳谷县范围内,都开始大规模整顿治安。

除杀人、抢劫等重案需要上报州府衙门外,其他小偷小摸的罪行全都不判,一改充徭役做苦力,县衙管饭,往死里用。

同时在城西找了两条空旷宽广的长街,规划为制定的大市场,原来虽然也有市场,只不过不成规模,再加上叫卖小贩四处游走,并没有聚集成一个全品类的大市场,现在指定场地,在一个地方买百家货,很明显是更好的方式,而且这里的摊位费也是一笔不晓得收入。

当然对于流动的小贩也没有进行驱赶,原来是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只是随着城里交易中心的转移,他们也会有意识的向中心靠近,大不了就是不进去,在两条街外面叫卖。

在城西的城墙外也圈了一大块地,要建设成一个大型的物流中专站,提供尽量完备的服务,县衙作保,杨大官人出资。

阳谷县的位置还算可以,临近黄河河道,可借水运之力,同时地处河北、山东交接,陆路距离大名府、应天府、开封府都不算远,其他县虽然距离上述位置也不算远,可只有阳谷县一个在建设货运中转站。

即使距离稍远一些,也定然会有许多商队钱来,假以时日定能吞吐河北、山东两地的大宗商品交易,就算后面其他县想效仿,后来者想居上,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如此必将带动阳谷县的商业贸易,税收更上一层,这业绩不就哗哗的来了吗?

再加上史文魁上下打点一番,升官还不是张飞吃豆芽。

这就是杨大官人鼓动的,钱当然也是杨大官人一家出,史文魁只是需要行使一些知县本就有的权利而已。

现在这个时候,想要大治,杨秦枫随便动动脑子就能办到,思维前瞻性以及脑海里储存的现代知识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不管怎么说,现在阳谷县是好起来了,也是借着近来的发展建设,杨大官人的手是彻底伸进了县衙之中。

以前知识他作为地方上根深蒂固,和各方盘根错节的影响力,现在是他的人就在县衙中,不可同日而语,阳谷县他最大,知县都不好使。

杨秦枫笑呵呵的看着坐在下首,陪着笑脸的中年人,此人年近四十,身着丝绸长衫,头戴幞头,圆脸上因为笑容全是老褶子,此人乃清河县大户,姓陆名仁贾。

“陆员外的意思是,想要贩肥皂、香皂?”

“正是如此,大官人制成的肥皂、香皂,已传至清河县,此二者实乃净面、沐浴之良品,舒适体肤,用后持久留香,贵族大户、烟花柳巷尽皆爱之,假以时日势必畅销大宋,传至辽国、西夏、吐蕃各诸部,定然亦是大卖。”

杨秦枫不置可否:“既然如此,何用你来?”

“闻听大官人广收生猪,想来此乃肥皂、香皂之原料,在下于清河县正好事做生猪买卖的,来见大官人之前,在下已收购河北东西两路大半生猪,在下会派人赶着送到这杨家庄,肯请大官人给在下一个机会,允许在下于河北两路贩售肥皂、香皂。”

肥皂和香皂弄出来已经两个多月了,名头也传了出去,这陆大户自然不是第一个找上门的,其他州府衙门,更大的地主都有派人来,他们不是想要夺取秘方就是想要入股掌控,让杨大官人变成杨白劳。

像这陆大户这般,过来要分销代理权,还很有诚意的提前压猪却是第一个。

毕竟他要买河北两路的生猪,投入的钱可不少,如果杨秦枫不收,不说倾家荡产也差不了多少。

不管陆大户口碑如何,时是好是坏,现在这事做的还是不错的,有魄力!

最新小说: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晚妆媚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天下长宁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