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来自地球村的报告 > 第八十三章 一脸幽梦

第八十三章 一脸幽梦(1 / 2)

第八十三章一“脸”幽梦

二十世纪初.

话说萧木在东京一家医院当实习医生,一晃二年过去了.由于时局吃紧,他在东京的留学生涯看似要结束了.因为父亲萧先生接连从上海发出几封急信,有的是通过在上海的日籍朋友,如三木的朋友转交来的.

说起三木与萧先生两人,似乎是八杆子挨不到边的,他们的认识,这里还有一段故事呢.

三木自从与东海彼岸来游学的高僧彻夜长谈后,他对世间一系列看似扑朔迷离的现象有了新看法,他对这片养育他的岛屿,毫无疑问是十分眷恋的;不过现在他茅塞顿开了,他对世间的万事万物运行之道有了新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噢,宇宙,自然,世事原来是怎么回事啊!一切都是有缘而起呵!”他心底开始对大海彼岸的那片土地充满神秘感,他心念道:地球本是茫茫宇宙中一叶不沉之舟,人类在地球相遇也是因缘际会,不是吗?正如佛陀所言:“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来共枕眠.”

这还算是好的呢.不管怎样千世绝尘,世间最大的感情问题总算还有个归宿;更多的亡灵.还有外星球来地球“淘宝”“洋插队”的“灵体们”,他们抑或一不小心触犯了“天条”,投胎不成,反成了人间一道亮丽的风景,比如华山上一瞬间凝固的双碑峰;有的抑或因为情感问题找不到归宿,如人间的牛郎织女,最后还是天上人间,每年七月才有一次鹊桥相会,正是“年年岁岁花不同,岁岁年年人依旧”.他或她能哭到长城,但是哭不到风雪夜归人呵;有的更是成了沙漠荒野中的胡杨,百年不倒,千年不死,他们昂然挺立在无人问津的亘古荒原,坦然地等待下一世文明的苍海桑田和情感归宿.

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上苍没有规定xx后的大树不能成精”,物我之间来去自由,咎由自取;付出就有回报,不付出就是零收益.靠吃权力,坐享其成,最终是要付出代价的

.古人云:看天象测人事.地球无非是大千世界中一颗并不耀眼的星体,一切都是宇宙大师的“作业”啊.

谓予不信,试看地质学研究:现今世界最大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和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这些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曾几何时,那里可能是人间的“香格里拉”呵……

自然(界)在变.这个世界没有一成不变的永恒,永恒的是变化.只有变化才能生存.

宇宙如此,人是宇宙之子,深得宇宙大神的宠爱,只不过在伊甸园玩过了头,才被“下放”到地球,成了大神精心培育的生物世界产业链的高端.地球是宇宙的“物业”,生物世界界的“会所”.生物,尤处于高端的人类,自以为交上桃花运,做梦也能拣到“大黄鱼小黄鱼,”(沪语旧时指金条),所以他们一到“会所”仿佛回到曾经姿意享乐的伊甸园,为所欲为.原来的天性—真善美,在与兽性的博奕中,一败再败,被逼得几无藏身之地.只是在人生命临终,或受到命运惩罚时,才会良心发现,绝地抢生时地喊一句:“我的天啊!”或mygod.

人是宇宙的精灵,人的上家是宇宙大神.但人非神,人是神的玩偶,神手中的一张牌,或说是神来之笔,弃之可惜的一个“工具”.玩偶与工具是要被折腾的,这就是人的宿命所在,由此,决定人只是宇宙的过客.宇宙的存在和运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是宇宙的一种现像,是字宙某个阶段出现的现像.如此而已.

中央之国有一部传世经典:易经.讲的是宇宙之道,俗称天道.有研究者认为此书系上届地球文明在行将崩溃时保留下来的一部阐述“天道”的书.

易经阐述的是天之道.

天道就是宇宙运行的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规矩也不会有宇宙出世和存在.

易经用八幅图像俗称“八卦”(后又演化成八八六十四卦),将天地人及万物的来龙去脉,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则诠释得清清楚楚,先人为何要写易经?并以此种莫名的方式保存并留传下来?说到底,就是用心良苦,将宇宙方方面面的规矩提前告知后人,让后人按规矩而行.

人是集天地之精华而生,是宇宙的精灵,但人不是万能的.人的软肋在人是创世主肌肤上的一根“毫毛”,与神形影不离,如身相随,但人终究做不了神的主.创世主造人说到底是神的“游戏”.离开神,和神所制订的规则,人什么都不是.人抑或就是一堆土,一粒尘.

易经说“天”,当然不是气象学上的天空.是指宇宙伟大的创造力,即人们形象化,人格化称“创世主”

“地”即为地球,宇宙的一个星体.

“人”指古今中外的人类,集天地精华而生,实际是神在世间的化身和变种.

据现代科学推演,宇宙形成于150亿年前,地球也有45亿年历史.在此之前则是一片混沌,无时间空间.宇宙诞生,宣告生命世界产生.生命轮回,意识创造物质,物质不灭,

迄今为止,地球文明的演化均在易经的描述之中.这种发生在五千前,华夏文明刚开化之时,就能对宇宙文明作出整体化,高度抽象的概括,并最终用卦(挂)图形式固化下来,让后世人未卜先知,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除了神,谁能担当此大任?

问题的关键是这个世界谁来传承创世主对万物的关爱?这个“密码”不预设好,地球文明就不会产生.西方哲学大家说:一切都是有为而来.

五千年历史演化的事实,让充满偏见的西方对积贫积弱的中华文明萧然起敬:华夏先人堪当此大任,因为他们的儿女承受了相当于本届地球文明有史以来的全部苦难,天将降大任于期人矣,必将先苦其心智,其肌体……

唯有如此待见历史,人们才不会被历史的表象所迷惑.上苍对历史的“按排”自有其深意,这就是三木感兴趣的原因.

此刻,三木再想起那些大千世界,林林总总,千奇百怪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如同久旱的土地遇到干露一样,他不再狭隘地认为自已仅是某某国的子民,仅与生他养他的故土保持着“一元化”关系:生离死别.他思道,“世界远不止如此简单!”他开始研习易经之道.

尤其在北海道听了邻邦来的神秘僧人讲关于徐福的故事后,三木的思想顿时天马行空:“难不成我三木还真与海对面那片古老而又神奇大地有割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哩?”他记起自已身上会出现一种莫名的感觉,就象犯单相思的恋爱一方,只要有人提起“大海对面”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事,自已就像掉了魂似的着迷,他心道:“连日本天皇都承认徐福是他的先祖,何况我们庶民呢?”

三木冷静之后,决定再次返回大海对面那片神奇大地.他放不下令他起心动念,美丽而虚无缥缈的传说:据传在中华盛世的大唐时代,一位准备渡海去东瀛弘扬佛法的高僧,准备了一批礼品;后高僧因故未行,这批礼品被尘封了,但佛教还是经由那儿传到东瀛.

作为中华文典宝藏的倾慕者,他想去打探一下宝典的风彩和下落,

“我要做个先行者”.

三木做出了决定,心里已有献身准备.

此时的岛国已走上扩张主义的快车道,一个微不足道的北海道草根,竟然要另僻蹊径,在战火和刀光剑影中寻找一批子虚乌有的佛教经典?似乎有点荒唐.

世界无奇不有,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的呵.

他从东京坐船来到上海,开始了寻访之旅

二十世纪初的上海,如同一个挽起衣袖和裤管的少女,刚从农村田野款款走出.少女丰腴的身体预示着青春的活力……

1845年开埠的上海.她的发迹和“堕落”与纽约,巴黎,伦敦一样,缘于她的“水性杨花”.上海也是因为她的“国色天香”和美仑美奂,没有例外地步世界大都会的后尘,吃她的“青春饭”了.

十九世纪后期,清庭与太平天国战事奋起,江南一带起义军与清庭政府军激战,素为鱼米之乡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民众流离失所,哀鸿遍野;昔日富甲一方的鱼米之乡,兵匪猖獗.有钱人顾不得钱庄兴隆的财源和富得流油的田产,一夜间卷起细软,带上家小出逃近在咫尺的上海.

最新小说: 法老的心尖宠儿 百鬼之王,你跟我谈纯爱? 吃总裁老婆软饭,关你侯亮平屁事 谊停留 我不是天生冠军[竞技] 抗战暴君,我的团 亮剑:不杀鬼子,留着过年吗? 还说开安保公司宇宙都快被征服了 综漫:超凡序列,开局改造小兰 换亲后,夫家听我心声逆风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