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大哉大明 > 第二一四章 大战临近2

第二一四章 大战临近2(2 / 2)

林丹汗直接控制着内喀尔喀巴林、扎鲁特、巴岳特、乌齐叶特、弘吉剌等五部蒙古,同时他还通过其他手段,遥控蒙古其他部落。

林丹汗执政前期,漠北喀尔喀三汗以及漠南喀喇沁的昆都伦汗、阿鲁科尔沁的车根汗、科尔沁奥巴洪台吉、鄂尔多斯土巴济农等,定期前往察汉浩特,朝见林丹汗,并与大汗共同商讨政务大事,参加大汗举行的宴会、围猎等活动。

蒙古各部汗、济农、诺延、台吉,按照图们札萨克图汗大法约束诸鄂托克,并定期向林丹汗朝贡献物。

努尔哈赤率领大军西渡辽河,攻下了明朝的军事重镇广宁(也称北镇)。天启五年,努尔哈赤迁国都于沈阳。此时,后金国主努尔哈赤完全扫除了明朝在辽东地区的势力。

巩固了在辽东的统治后,努尔哈赤将注意力逐渐转向了蒙古察哈尔部。首先对察哈尔的外围内喀尔喀、科尔沁等部采取了离间、拉拢、威胁等手段,以孤立和削弱林丹汗的势力。天启六年八月,后金国主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即位。

皇太极登基后,除了全力征服了朝鲜,征服蒙古各部的步伐也是大大加快。

皇太极以软硬兼施的手段,拉拢并征服了察哈尔部外围的内喀尔喀(巴林、札鲁特、巴岳特、乌齐叶特、弘吉剌特)和科尔沁部,使素来强大的察哈尔部的力量大为削弱。

于是图穷匕见的时候到了,皇太极将军事行动的锋芒直指察哈尔部。

首先,皇太极暗中遣人至奈曼部衮楚克所在地,希望衮楚克说服敖汉部首领索诺木杜棱及克什克腾部首领索诺木诺延归顺后金。奈曼和敖汉部遣人表示,他们曾说服林丹汗与后金讲和,但他们的努力遭到林丹汗和克什克腾部长的拒绝。

奈曼和敖汉部长派遣乌木萨特绰尔济喇嘛至都尔弼城(后为满清的养息牧场),通知后金两蒙古部来降。皇太极领诸贝勒自都尔弼渡辽河,迎接了两部长。

天启七年十二月,察哈尔阿喇克楚特部长多尔济伊勒登、安班和硕齐、扣肯巴图鲁、昂坤杜棱等台吉,也先后率部依附于皇太极。

如此,漠南蒙古几乎就只剩下了一个林丹汗。

朝鲜已经签订了城下之盟,再将顽固的林丹汗拿下,后金就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即使进攻大明受挫,皇太极也不虞自己的统治受到威胁。

再者说,当初为了拉拢蒙古的大小部落时,皇太极是许了若干好处的。而这些好处,有些是“即期”的,有些却是“远期”支付的。不管是“即期”的,还是“远期”的,总是得要支付的。

但是,这些要在将来某一时间支付的好处,有些是皇太极很难兑现的,另一些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兑现。

而这,却是需要后金有着强大的实力做为后盾。在强权面前,很多“道理”都显得苍白无力。

这个“道理”,皇太极心里清楚,那些试图与其“讲道理”的,也是心知肚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兑现的日期临近,那些被利益所诱的蒙古大小部落,发现皇太极承若的好处根本没有兑现的可能,最关键的是觑到了后金和皇太极的“虚弱”的事实之后,很有可能降而复叛。而他们“归复”的目标,当然是蒙古的最后一位大汗。

而拿下林丹汗之后,皇太极的这一层顾虑即可完全消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届时即便皇太极矢口否认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可因为就连名义上的领袖已经荡然无存,因此那些蒙古中小部落,就只能死心塌地的依附后金。

因此,在这种情势之下,皇太极的首要目标,当然是林丹汗了。

但是,不行。皇太极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粮食。

天启元年还是努尔哈赤统治时期,就曾有汗谕规定:“汉人、诸申(女真)每月每口给粮汉斗四升。”

为了解决迫在眉睫的粮食问题,努尔哈赤于天启元年(1621年)十二月初一,又命令汉人如实报告存储的粮食的数量,并且实行按人口定量配给粮食的办法,具体的配给数量为:“按诸申的人口计算,一个月每人给四升粮。”四升粮约合十六市斤。即使这样压缩消费,仍然解决不了燃眉之急。

天启四年(1624年)正月初五日,努尔哈赤命令大规模清查粮食,清查的范围为“金国辖区的大部分地方”。努尔哈赤命令,清查过后,无粮之人皆收捕之,并将其男丁数、人口数,造册奏汗,以听汗令。汉人的粮食皆称量之,并将石数造册,由所去之大臣掌之,令诸申看守粮食。

同年三月二十日,关于清查粮食还修改了划分有粮无粮的标准,努尔哈赤下达的汗谕规定:“一口有五斗粮者,即列有粮人之数内;一口有四斗粮者,若有牛驴,则列入有粮人之数内,若无牛驴,则为无粮之人。”

对于这些无粮之人,后金采取了极其“人道”的措施,那就是……杀,一刀了断,总比活活饿死来的痛快。 [本章结束]

最新小说: 九州立志传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嫡女重归 归藏 江边的月亮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