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五百三十八章 境遇不同

第五百三十八章 境遇不同(2 / 2)

朱骐问道:“那父亲,到底是去巴结的,还是去威胁的?”

“随机应变!”朱晖道,“记得别总想着来看为父,把银子用在该用的地方,可一定要记得巴结好蔡国公。他或是我朱家最后的希望!为父这条命不要紧,爵位……那可是你祖父用命换来的,为父丢了的话……九泉之下无颜面对啊!”

……

……

皇宫,坤宁宫内。

桌子前,朱祐樘坐在一边,另一边坐着的是张皇后,而在一旁还坐着贤妃,在几个孩子不在场的情况下,朱祐樘难得感受到了家庭的和睦。

这是他以前所不曾感受到的,有一种男人的自豪感。

萧敬立在一边,笑着把一份清单陈列在朱祐樘面前,道:“陛下,这是朵颜卫上贡贡品的清单,还有朵颜卫左都督阿儿乞蛮带其二子,还有诸多头目,已决定归顺于大明,接受大明对其的安置,一切都仿照于火筛归顺的礼数。”

朱祐樘一脸志得意满,笑道:“很好。这大军才刚出征,各处的边军还没等有多少动作,朵颜卫就已经归顺了,看来这两年的仗没白打。”

萧敬道:“这还是陛下您皇恩浩荡。还有蔡国公从旁运筹帷幄。”

朱祐樘看了看张皇后,道:“皇后你看,朵颜已经降了,以前他们都是盘踞在草原上,既对大明称臣,但其实就是一群盗寇,奉草原鞑靼小王子为主,现在被大明的军威所折服,以后就迁徙到大明的边陲来,部分让他们放牧,有的直接让他们种田,这样最好。”

张皇后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却是将手上的一块绸缎放下,道:“那陛下,他们归顺了,是不是以后就不用打仗了?”

“说这个还早了点。”朱祐樘道,“朵颜先前已经被打服了,他们本来也不成威胁,说起来这件事除了秉宽的功劳,蓟镇巡抚刘宇出兵及时,还有他能形成威慑力,也应该是可以居功的。”

萧敬一时不知该怎么形容此事。

朵颜卫归顺,只是恰逢其会,遇到了刘宇派兵往大宁故城方向出兵,谁知道这就要被刘宇捡个大便宜?

“下旨嘉奖。”朱祐樘道,“朕愈发觉得,秉宽既然肯在去寻找矿脉之前,特地去见见这个刘宇,想必他是有一定能力的,如此人才也该好好器重。”

萧敬道:“陛下所言极是,这位刘巡抚想必是有能力,但一切都还不能作准,蔡国公先前也未就此人做上奏举荐等事。”

“哦,秉宽还没举荐……秉宽身边那么多能人,去考察一下刘宇也是应该的,跟吏部打个招呼,若是此人能继续立功,回头可酌情将其调回京师,委以重任。”

朱祐樘到此时,好像有点过分迷恋于刘宇的能耐。

萧敬提醒道:“陛下,连宁夏立功的巡抚杨一清,到现在还没有回朝委以重任的资格。”

朱祐樘道:“这有所不同,杨一清虽是秉宽所举荐,但其人傲慢无礼,并不一定会甘愿为秉宽所用。可这个刘宇不同,从先前传回来的消息,他对秉宽的礼重程度来说,就看出他是愿意唯秉宽马首是瞻的,只有这样的人才更适合协助秉宽治军和用兵。”

张皇后提醒道:“陛下,臣妾的两个弟弟,也很愿意为朝廷效命。”

“哈哈。”朱祐樘笑道,“朕早就顾念到了,这不先前已让人去给延龄表功了吗?延龄在宁夏,虽未实际取得大的功劳,但据说他敢于一马当先,勇气可嘉,虽与崔元还有些差距,但差距会越来越小的。”

张皇后听了就很不爽,好似是微微撅嘴道:“就不信一个驸马,真有那么大的能耐,还是蔡国公给他机会。”

“哎呀,皇后,不要为这种小事去斤斤计较,秉宽会一视同仁的,下次一定让他给鹤龄和延龄好好筹划一番,让他们可以建功立业,彰显张家的威风。这样,传朕的旨意,让延龄在辽东好好协同杨一清打仗,只要他能凯旋归来,朕可以加封他为建昌侯!”

“顺带告知秉宽,让秉宽去信好好指点他一番,别说朕不给他机会。”

……

……

朵颜卫归顺的消息,很快在朝中传开。

虽然朵颜卫对大明的威胁性并不大,但始终是辽东一大隐患,而这次朵颜卫的归顺,又恰好跟皇帝从九边调兵巡边是同一时间,会显得这一切都是皇帝调度有方的结果。

看。

朕一鼓作气,让出兵去吓唬那群鞑子,结果真有鞑子不经吓,直接投降了!

朕多么英明神武?

所以当文臣听说这消息之后,其实很多人并不为朝廷感觉到高兴,因为对于明朝中叶的文臣来说,他们一直所贯彻的思想,就是要去压制皇权扩张,虽然没有任何人在明面上把此观点说出来,但平时他们的表现,则一直是在身体力行彰显这件事。

“……朵颜卫都督等人,将会在十几天后抵达京师,走的是蓟镇一路,如果一切按照设想,那从蓟镇到大宁,再往北几百里,将不会有鞑靼人活动的迹象。辽东的压力会减轻许多……”

李东阳府上,马文升把他所得知的消息,详细跟李东阳说明。

李东阳问道:“张秉宽在永平,可有何动静?”

言外之意,张秉宽跟这件事有多少关系?

马文升摇摇头道:“事起突然,消息传来其实也让人费解,照理说鞑靼人完全可以北迁,倒也没到非要迁族归顺的地步,大明此番巡边之战也不可能会大刀阔斧,实在没理由啊。”

连马文升都会觉得朵颜卫有些窝囊。

草原那么大,大明不过是在边疆活动一下,名义上是巡边,但其实就是进去走一圈,把皇帝的威风给展现一下。

结果你们还真被吓着……还主动来投,你说你们朵颜卫还不至于连祖宗家业都不要了,如此甘心给大明当屏蔽鞑靼其余部族的鹰犬吧?

李东阳道:“这几年下来,边疆的确是有很多事,跟以往不同了。”

马文升笑着问道:“算是张秉宽出力了。那到底是功居多,还是过居多呢?”

这个问题,李东阳就不好回答了。

换了任何一个正常人去回答这个问题,都会觉得张周是功大于过的,或者说张周没有过错,只有功劳。

但从文臣的角度来说,没道理去凸显政敌的威风。

马文升道:“宾之你先前瞧不上刘宇,此番刘宇出兵大宁,倒是成了压垮朵颜卫防线最后一根稻草,陛下已下旨要嘉奖,听说赏赐比之先前督办宁夏军务的杨一清,还要更大。且刘宇以往资历更丰富一些,若是他入朝,多半是要以侍郎开始任官的。”

这是在提醒李东阳。

不管你是否把刘宇瞧得上眼,或者你觉得此人是走狗屎运,但至少人家是获得皇帝认可的。

虽然刘宇和杨一清一样,都是成化八年进士,但二人境遇不同,刘宇的仕途明显比杨一清顺多了,且从吏部的考评来说,杨一清以往拍马也不及刘宇的政绩,而刘宇的为官经历也比杨一清更丰富。

导致的结果就是。

刘宇入朝当侍郎,那是走的正规流程,而杨一清就只能继续在边镇继续苦熬,继续寻找机会。(本章完)

最新小说: 无敌小侯爷 神诡大明:灵能飞升 穿越大秦,打造最强经济体 孽畜,放开朕的大唐 御史大官人 恶毒女配重生后,抱紧忠犬小相公 教皇请登基 公主成群,赘婿家里放不下了 风流万岁爷 天运投胎啦!靠心声助娘亲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