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英伦文豪 > 第241章 《海燕》,作者:高尔基、Lu

第241章 《海燕》,作者:高尔基、Lu(2 / 2)

结果,任何特殊的文章都没有,

《朝闻道》被尼古拉二世封禁的事,各报只在一些角落进行了报道,连批评都显得很敷衍,如同例行公事。

《镜报》的头版头条甚至是一种名为“游戏攻略”的新题材,

更离谱地,作者竟然是爱德华七世。

国王陛下在文章里分享了一款名叫《魔戒》的桌面游戏的游玩经验,重点介绍各种职业该如何构筑,并以新手副本进行了举例。

高尔基:“……”

托尔斯泰:“……”

两人都很懵逼。

托尔斯泰低声道:“‘构筑’、‘新手副本’……是我们和这个世界脱离了吗?里面这么多词,我怎么都看不懂?”

高尔基摊手,

“我也……嘶……”

他想到了什么似的一拍额头。

托尔斯泰不解,

“怎么了?”

高尔基说道:“比起普鲁斯特和海塞,爱德华国王的地位如何?”

一语惊醒梦中人!

托尔斯泰恍然大悟,

《镜报》用头版头条分享国王陛下玩游戏的心得,

还有比这更文学自由的创作吗?

这才是真正的与民同乐!

托尔斯泰苦笑,

“陆教授的想法实在是太超前了!”

高尔基缓缓点头,

陆时的想法如天马行空,就连打脸的方式都与众不同。

而且,这种方式肯定是最好的,

无论德、法,那两篇文章读起来总有一种刻意,远不如润物细无声来得有效果。

托尔斯泰嘀咕:“这才是搞舆论的手腕,沙皇真该好好学学。”

高尔基连连摆手,

“他还是别学了吧。否则,我们该怎么推翻……”

话音未落,外面传来车夫的声音,

“到了!”

他刚说完就暴躁地敲了敲车厢的木板,

“赶紧下车!”

俄国人可没什么服务精神。

高尔基跳下马车,然后扶托尔斯泰下来。

他对车夫道:“能帮忙搬下行李吗?”

一边请求,一边掏小费。

车夫吮一口酒,白了高尔基一眼,说:“把你的钱好好揣兜里吧!车费你之前已经付过了。”

说完,三下五除二地卸完行李,架着马车扬长而去。

高尔基和托尔斯泰回过头,

眼前是一幢老旧的建筑,外立面已然斑驳,布满岁月的痕迹,

门牌肮脏不堪,内容早已模糊不清。

托尔斯泰问:“这儿?”

高尔基点了点头,

随后,他一边念叨着“三、五、一、二”这串数字,一边有规律的敲门。

不多时,门被打开。

一个精明强干的光头站在门口处,

“阿列克赛,你总算是……咦……你怎么带了人?”

光头看向托尔斯泰,用审视的目光上下打量,

蓦地,他瞪大了眼睛,

“你是……”

托尔斯泰摇摇头,

“进去说。”

说完,他和高尔基便闪身进了屋。

屋内打扫得十分干净,

家具陈设亦是简洁,几乎看不到多余的东西。

光头对托尔斯泰伸出右手,

“我是米哈伊尔·格林金,以前在圣彼得堡有一家印刷厂。你是托翁吧?出版界的人,不可能认不出你。”

托尔斯泰点头。

结果,他刚要说话,却被高尔基率先插入话题,

他打趣格林金:“你现在也有一家印刷厂。”

格林金挑眉,

“我现在只拥有一台印刷机,而不是一家印刷厂。”

他招招手,

“你们跟我来。”

说完便朝屋内的一个衣橱走去,

吱呀——

橱门被打开。

成排的衣服挂在那儿,后面有一张垂到地面的挂毯。

“来。”

格林金将挂毯掀开。

瞬间,浓厚的油墨气息扑面而来,充斥了三人的鼻腔。

在衣橱后是一个小房间,

老旧的印刷机正由两个工人操作着,不停地运转,发出低沉而规律的噪音。

高尔基问:“《朝闻道》怎么样?”

格林金回答:“供不应求。”

他不由得叹气,

“一台机器的效率太低,我考虑过不印刷《乡村教师》、《朝闻道》,只印刷《动物庄园》,然后制作成小册子。但是……唉……你知道的,那两篇也很好,我实在不忍舍弃。”

高尔基“嗯”了一声,

“我明白你的想法。陆教授的作品实在是……”

他没有给出准确的形容词,而是从怀中摸出一个笔记本。

笔记本的封面磨损严重,应该是跟着主人在西伯利亚吃了不少苦头。

格林金问道:“这就是你找我的原因?”

他接过了本子。

高尔基提示:“从后往前翻,那里有陆教授的一首长诗……诗其实是我写的,但陆教授画上了点睛之笔。”

格林金按对方的要求翻阅,

“这篇《海燕》吗?”

高尔基点头,

“你读读看吧。”

格林金遂沉下心来仔细阅读,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这首诗写得极好。

开头,极力渲染恶浪腾空、雷电交加、狂风怒吼、波澜壮阔的紧张气氛,

连带着格林金也跟着紧张起来。

诗歌能调动读者情绪,无疑是成功的。

他读着读着,声音渐渐大了起来:“——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高尔基伸出手,帮对方又翻了一页,

瞬间,格林金瞪大眼睛,

——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

这两句让整首诗的高度又上了一个层级。

格林金甚至吼了出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太强劲了!

太炽烈了!

他的手甚至都在微微颤抖,

“这是……这是一个中国人写出来的?用俄语……他能用俄语创作?”

托尔斯泰笑道:“你可能想象不到,《乡村教师》的第一语言其实是法语。”

“嘶……”

格林金倒吸一口凉气,

确实想象不到。

他转向高尔基,

“我大概能猜到你来找我是想做什么了。不过……”

他指指身后正在运转的印刷机,

“你也看到了,现在只是印刷《朝闻道》里的三篇,就已经忙不过来了,再加上一篇散文诗,实在是……唉……我怕机器冒烟。”

高尔基说:“那就按你之前的想法,删掉《乡村教师》和《朝闻道》。”

格林金“啊?”了一声,

“这……”

他看向托尔斯泰。

托翁毕竟是《朝闻道》的翻译,当着翻译的面大声密谋这种事,总感觉怪怪的。

没想到,托尔斯泰竟然说:“我赞成。”

他叹了口气,

“现在的问题不在出版,而在战斗。只有在战斗中取胜,Lu的作品才能见于阳光之下。”

格林金挠挠头,

“可是,这么做不就成了……Lu不可能同意啊!”

他虽然没把话说完,但高尔基和托尔斯泰都听懂了,

对方是觉得,这么搞属于夹带私货。

《朝闻道》是Lu的作品,在里面放一首《海燕》,那不是开玩笑吗?

有职业操守的人都干不出这种事!

高尔基展颜而笑,

“米哈伊尔,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你忘了我刚才说的话了吗?这首诗的点睛之笔是Lu画上的。”

格林金摇摇头,

“那也不合适的吧?毕竟《海燕》的主要作家是你,你怎么能将它强行安在Lu的身上?”

这是另一种方式的夹带私货。

高尔基笑,

“谁说我要将它安在Lu的身上了?咱们就不能实事求是吗?”

他拿出笔在笔记本的空白处写了两行:

《海燕》,

作者:高尔基、Lu。

高尔基反问:“这总归是实事求是了吧?而且,Lu对此也是不介意的。我和他以及萧伯纳先生在船上聊起文学、历史,他们二人的态度都相当开放。”

格林金无言以对。

过了片刻,他才说道:“那好,就这么办吧。反正这么做的也不止我们。”

尼古拉二世一时脑抽,封禁《朝闻道》,反而给那些“反贼”递了刀子。

“反贼”们大张旗鼓地印刷《动物庄园》,制成小册子。

但重点不在,而在夹带的私货,

他们或者对内容稍作修改,比如将主要角色拿破仑变成彼得大帝;

或者,在后加印各种“主义”。

与之相比,高尔基这种实事求是的行为根本不算什么。

格林金又看了一遍《海燕》,

随后,他露出一个看笑话的表情,说道:“托翁、阿列克赛,你们知道这件事最荒诞的点在哪吗?”

托尔斯泰和高尔基摇头,

“在哪?”×2

两人不解。

格林金说道:“《朝闻道》作为科幻短篇合集,在俄国本没有多少传播的土壤。结果,因为尼古拉沙皇的封禁,反而让它传播得比任何书都快。就连那些不识字的都要让人帮读……”

托尔斯泰轻笑,

“Lu在美国创造了荒诞派戏剧,据说正逐渐流行。也许,将来某一天,这次的事件也会被以荒诞派戏剧的形式记录下来呢?”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天下长宁 大唐天将军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大秦仙医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首辅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