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陛下因何造反 > 第256章 赚钱的办法很多

第256章 赚钱的办法很多(2 / 2)

“调赵率教、谭兴贤过来,在江东成立税务司,苏州、松江各府各城皆成立分司,运河、长江,陆路码头皆建立税关,向所有工坊商号征收商税。”朱由检咬牙道。

“如此甚好,毕竟咱们没有太多懂得做生意的人才,若是真的抄了士绅们的生意,除了短时间得到巨额财富,江南的工商贸易也就废了,倒是不如不抄,而是征收商税,如此这些生意便会为陛下源源不断带来财富。”洪承畴赞道。

朱由检已经缓过神来:“洪卿,这江南和北方不同,田地亩产高,商贸也发达,这税率自然不能和北方贫困地方一样,你说说这田税和商税该如何征收?”

洪承畴想了一下,道:“臣已经了解过,拿田税来说,官田税收达到六成之多,还有其他苛捐杂税。而士绅们租给佃户的田地田租也高达五成甚至六成,但苛捐杂税几乎没有,这也是给士绅们当奴仆的好处。陛下均田之后,田租自然不能这么高,但也不能太低,不然就无法养活数量庞大的官吏,也无法给军队朝廷供应漕粮。臣想过以后,田税税率可定为四成。这样一户普通五口之家,拥有田地按十亩田算,江南每年两熟,冬季种麦子、夏季种稻,正常年景,麦子稻谷产量加起来可达至少五石,按四成缴纳田税以后,剩下的粮食足以养活一家。”

朱由检想了想,觉得洪承畴说的有道理:“就这么办吧。不过除了田租以外,地方政府不许再擅收任何苛捐杂税,违者一律严惩!”

其实便是按照朝廷以前的税率,百姓们缴纳皇粮国税以后养活家人完全没有问题,但问题就是苛捐杂税、各种摊派太多,再加上无休止的徭役,才逼得百姓喘不上气来。

所以朱由检才规定,除了该缴纳的皇粮国税,地方官府不许擅自征收其他苛捐杂税。当然这种规定若是放在以前,根本就行不通。山高皇帝远,府县官员才不会事事都听朝廷的,朝廷也管不过来。但以后县下设镇,府县镇都有专门的宣慰官,税收也从地方官府分开,朝廷会经常派人暗中巡视各地,再想违抗朝廷命令乱来,必然会遭到严惩。

“田税就这样吧。商税呢,应该征收几成?”朱由检问道。

“还是按照十一征收商税吧。”洪承畴道。

“十一?江南商贸如此繁华,岂能和其他地方一样?”朱由检不满道。

洪承畴苦笑道:“商业和农业不同,经商需要大量资金,若是征收商税过重,商人们资金周转不来,恐怕生意会垮掉。再说征收重税的话,商人会把成本转嫁到商品上,必然会使得各种商品卖价过高,反而不利于朝廷不利于百姓。毕竟朝廷没法像盐价那样,对每一种商品都规定价格。”

朱由检想了想,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陛下放心,除了税务司征收商税以外,各地官府必然还会对辖境的商铺征收营业税,便宜不了他们。”洪承畴道,“等谭兴贤到了江南后,先在苏州松江等府城成立税务分司,各家商号必须向税务司登记造册,说明其经营种类、规模、雇佣工人数量、销售范围等等,然后由税务司给其颁发执照,没有执照者皆为非法,一旦发现可直接查抄。如此既可以实现对商业的控制,又可以收一笔执照费,按照其规模收取,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知道皇帝“贪财”,为了打消朱由检查抄士绅生意的想法,洪承畴不得不想法安慰。

“还有没有其他办法搞银......,控制江南商业没有?”朱由检又问道。

洪承畴想了想:“陛下不是在北京成立了银行吗,还发行了银币,可以把银行开到江南来,朝廷可以下一道命令,规定以后必须使用皇家银行发行的银元铜元,散碎银两不许使用,如此光是造币所得利润,每年便是一笔不菲的财富。然后可以强行规定只需朝廷开办银行、银号,私人钱庄、票号皆不合法。如此若是银行能开到全国各大城池,光是放贷收益便是一笔巨款!”

“银行,朕怎么忘了它啊!”朱由检兴奋的一拍大腿道。魂游过后世的他清楚,银行业绝对是一门非常赚钱的行业,光是收取异地存取的手续费便是一笔庞大生意,更不用说放贷了。

现在看来,自己有的是搞钱的办法,真的没必要对士绅们的生意动手!

见朱由检终于放弃了对士绅抄家的念头,洪承畴忍不住擦了擦额头,真是太难了。

在洪承畴看来,朱由检以前的很多决策实在是太过激烈。所谓过刚易折,处理国事不能这样。虽然说要力行改革,要革命,但也没必要把整个士绅阶层逼上绝路。

当然,无数普通百姓是最值得依靠的力量,但也不能忘了,这个世界最聪明的还是那些士绅。只依靠愚昧无知的普通百姓、完全放弃精英士绅阶层,真的是失策。

接下来就要施行的各种政策,二人又商谈了很久。然后做出决定,从即日起,开始在镇江府施行均田改革。镇江知府、各县知县一律免职,重新选派官吏。镇江知府由洪承畴代理,各县知县以及镇长们则由跟从到镇江的吏员们担任,这些人都是从山东一路带来,一些人参加过山东的均田,经验比较丰富。至于府县吏员和镇中属吏,则由新招募的官吏充任,这些新招募的官吏一边培训,一边参与均田事宜。只要在镇江完成均田,这些新的官吏便可以迅速成长起来。

“在均田的同时,还要开办学校,每一个镇至少办一所学堂,所有适龄孩童皆要入学,不收学费。”朱由检想了想道。

“每个镇都办学堂,是不是太多了,需要大量的教师,也需要大量的钱粮。”洪承畴不解道。

“江南不是很多贫穷的读书人吗,可以从中招聘教师,至于钱粮,从田税中截留一部分便是,用不了太多。朕之所以开办学堂,就是让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有机会读书,然后有机会通过吏考做官,打破士绅们对官场的垄断。朕不想看到若干年后,官场上还是充斥着士绅们的子弟!”朱由检冷冷道。

只要士绅们转过念头,以士绅子弟的学问通过吏考很容易,到时必然很多士绅子弟会通过新的考试进入官场。所以朱由检要给普通百姓留有机会,防止阶级固化。

“镇官们除了均田以外,还要组织乡兵,征收各村青壮为乡兵,农闲时节操练,可从禁卫军中抽调军官担任镇官,专门负责乡兵训练。以后的禁卫军皆从这些乡兵中补充,给各省各府各县都要划定一定名额。禁卫兵规定服役期限,期限满后退役回乡,可任村长,可在镇中任职,镇中官吏要优先从退役官兵中挑选。”朱由检继续道。

这样下来,普通百姓便有了两个上升途径,聪明读书好可以通过上学考试做官,体格壮武力好可以进入军队,以后也可以做官。

而镇中成立乡兵以后,凭借着这支武力,士绅们再想乱来几乎不可能。禁卫军待遇好,退役又有做官的机会,即便没有任何报酬,各乡青壮也必然争着加入乡兵,这样只需要提供训练时的口粮,便能得到得到一支可靠的武装,各地若时出现暴乱,便是这些乡兵都能平定。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边的月亮 万历小捕快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归藏 嫡女重归 九州立志传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