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陛下因何造反 > 第257章 延陵镇

第257章 延陵镇(2 / 2)

“陛下万岁万万岁!”胡宣趁机喊道。

“陛下万岁万万岁!”朱以浪、柳向明及附近的禁卫军士兵也跟着高喊。

“陛下万岁万万岁!”士子们也高声呼喊着,只觉得身体热血沸腾!

接下来又有士兵上前,讲述着自己的经历,这是一个小旗官,来自陕北。

“我是延安府清涧县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父母舍不得吃最后的粮食,都留给了我,自己却先后饿死。我眼看也要饿死时,陛下带着大军来了,给快要饿死的乡亲带来粮食,我也因而活了下来。后来陛下怜悯百姓,认为是士绅地主贪婪欺压,是官府横征暴敛巧取豪夺,才让我们活不下去。那时我们才知道,皇粮国税其实没有多少,是士绅地主把自己应该缴纳的赋税强行扣到我们头上,是官府违背陛下旨意多加了几倍的田租赋税,才让我们活不下去。

陛下命锦衣卫逮捕了那些贪官污吏,逮捕了那些地主士绅,并召开万人大会,当众审问宣判他们罪名,罪大恶极者当场问斩。再然后,便把那些士绅地主的田地免费分给所有百姓,并带着大家挖掘水渠抗旱救灾。从那以后,虽然天气还是干旱,陕北却再也没有饿死过人。

我也分了田,还娶了媳妇生了一个儿子,但要打建奴了,张侯爷在陕北征兵,我便加入了禁卫军,一路随着前往辽东,又和蒙古人打仗,再来到了这江南。”小旗官讲述着自己的经历,言语朴实无华,听得大家各自叹息。

“没有陛下,我就活不下来,我参军之前,我媳妇就说了,家里都交给她,让我安心为陛下杀敌,要立下战功。我杀过一个建奴,砍过一个蒙古鞑子,现在当上了小旗官,以我现在的军职,将来退役以后肯定能当上保长,也就是现在的镇官。”小旗官笑呵呵道。

“刚刚两人讲的经历大家都听清了吧,他们以前都是穷的快要死的百姓奴隶,现在跟着陛下后短短几年变化何其大,现在还有谁敢瞧不起他们?

你们虽然是读书人,但大都没有考取任何功名,而且很多人即便读书一辈子也恐怕考不中功名,若是正常情形,你们不会有任何出息,想做官更是不可能。不过现在陛下给了你们一个机会,只要你们跟着我用心做事,过了半年考察期,皆会授予官职,至少正九品,以后若是能立下功劳,便有升迁的机会,当知县知府,甚至位列朝堂也不是不可能!”胡宣笑着对众人道。

一帮士子顿时热血沸腾了起来,便是阎应元脸上也泛起了异彩。

“好了,大家回去休息吧,从明日起,会抽空对大家进行培训,教授大家如何均田,如何进行工作,教授大家算术律法等等。”胡宣吩咐道。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队伍继续出发,傍晚时分终于到了延陵镇,在镇子边缘的一间名叫南禅寺的寺庙住了下来。

这是一座和尚庙,占地约有两亩多。有大殿小殿四五处,两侧是厢房耳房,住有僧人五十多个。

胡宣直接宣布暂时征用寺庙为延陵镇镇衙门,寺庙有度牒的和尚可以暂居庙中,没有度牒的和尚一律强行还俗赶出寺庙。

对这些不事生产浪费粮食的和尚道人,朱由检一直没有好感,连带着禁卫军上下也对僧人不感冒。至于临时征用这间寺庙为衙门,却是事先就决定好的事。早在队伍出发之前,有关延陵镇的很多情报就送到了镇江。

吃过晚饭后,胡宣召集所有人在大雄宝殿开会,开始布置明天的任务,布置完后,又是例行的上课时间,这些没在宣传忠君爱国,而是讲诉了丈量田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

延陵镇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是镇江府四大镇之一,以造纸闻名江东。因为延陵镇位于江边丘陵和太湖平原的交界地带,延陵镇周围到处都是山丘,方圆达数万亩之多,山丘上长满了绿竹,而竹子则是造纸的最佳材料。

而这十几处山丘包括山丘下万亩良田都属于乡绅董家,延陵镇一半的百姓都是董家的奴仆或者佃户。延陵镇上最大的造纸工坊也是董家所开,董家造的纸占据了江东纸业半壁江山,便是朝廷大臣们写奏疏用纸,也大都出自延陵镇纸坊。

董家府邸位于镇东,是一处占地十余亩的大宅,宅院背靠丘陵,抬眼就是青山,五进五处的院落,花园水池,假山林木,曲径通幽。

董家的家主名叫董大均,虽然只是举人功名,但董家代代都有进士,董大均一个堂叔现在是云南布政司右布政使,从二品高官!

董大均考取举人之后,数次会试不中,便放弃了科举,安心在家做生意,半个延陵镇都是董家的,日子过得格外逍遥,比当官强多了。

谁知道却祸从天降,皇帝竟然跑到了江南,驻陛于镇江,现在又派队伍到了延陵镇!

在队伍刚刚进镇的时候,董大均便收到了消息,连忙派一个管事带人送去了一些粮食酒肉,并打探队伍的来意。东西被守门军卒接了过去,然后告诉说来的目的是要在延陵镇建立镇衙门,接下来还要进行均田。

得到回报以后,董大均大惊失色,连忙喊来儿子商议应对办法。

商量来商量去,却也商量不出好的办法。董家在延陵镇乃至在镇江府势力都很大,但那看和谁比,在掌握强大武力的皇帝面前,董家这点势力屁都算不上。

“山东很多士绅被抄家,陕北很多士绅甚至被杀头。为了保全宗族,只能全力合作了!”董大均叹道。

“咱们辛苦攒下的家产,上万亩良田,十几处山头,还有镇中的造纸坊,就平白被抢走吗?凭什么啊!”董大均长子董黎怒气冲冲的叫道。

“就凭人家是皇帝,是天下之主。”董大均叹道。

“皇帝就能乱来吗,就能随意抄家吗,这样的皇帝简直就是昏君,我看这大明也该亡了!”董黎怒道。

“闭嘴,不许胡说!”董大均连忙喝止,惊慌的看向四周,生怕儿子的话被别人听到。

“你快收拾些金银,带着妻儿连夜离开延陵镇,先去南京躲一段时间。”董大均想了想,吩咐道。

这段时日,关于皇帝在陕北在山东的行为传遍了江东,整个江东的士绅都人心惶惶,生怕皇帝会派出大军抄家杀人。董家的基业在延陵镇,董大均自己没法离开,但却不愿儿子也送了命。

“若是皇帝真的抄家杀人,你就去江西,投奔反贼!咱家在南京还有店铺,在南京聚鑫钱庄有五十万两存银,你都带到江西去,应该能在叛军中谋取个好的位置。”看了看紧闭的窗户,董大均悄悄嘱咐道。

若不是被逼无奈,董大均绝不愿做这样的事情!

最新小说: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归藏 九州立志传 万历小捕快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嫡女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