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辽东之虎 > 第三百五十六章

第三百五十六章(2 / 2)

事实上,从古至今也没有南方蛮族的军事力量征服过中原。

对中原王朝造成威胁的,永远都是北方游牧民族。

“哦,对了!

辽阳要成立一个农学院,经费上你要照顾一下。他们报多少,就你就批多少。

就按照锦州研究所的先例!”李枭好像忽然间才想起来似的,对着李浩说道。

“大哥,那个折子我看了。不是我不给批复,他们一张嘴就要八千亩地,还都是太子河边上的好地。

我这怎么给批复啊!你可知道,要是按照他的说法,朝廷得损失多少钱粮的赋税。

辽阳知府会疯掉的!”李浩听到这事情,气就不打一处来。

“袁老先生是农事的权威泰斗!

他要做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情。

如果把这事情做成了,我华夏将再无饥饿之忧。

天大地大,吃饱肚子最大。如果我们能够让全天下的人吃饱肚子,那说破大天来,也没有人会反对咱们。

只要普通民参与的造反,只配叫做叛乱。这件事情,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都非常值得。

所以,这钱咱们省不得。

无论辽阳府损失多少钱粮,都由朝廷补足。”李枭拜拜手说道。

“大哥,现在有土豆有地瓜。还有高产的玉米,咱们大明虽说不能全部保证温饱。但至少,在绝大多数地方都不会饿死人。

甚至我敢保证,在大多数地方都不会有人挨饿。我们有必要,再弄这样庞大的试验项目?”

“呵呵!

土豆、地瓜还有玉米这些东西,虽然能够填饱肚子,却并不好吃。

我们不但要吃饱,还得要吃好才行。

想要让百姓们吃好吃饱,首先要有米有面。剩下的玉米那些杂粮,人愿意吃就吃,不愿意吃榨油、做成饲料都成。

这才是人过的好日子,你见过谁家一年四季吃土豆地瓜的。

玉米这东西吃的时间长了,也会觉得腻得慌。

民间不是已经有说法,说玉米是粗粮。大米和白面才是细粮,那口感可是有很大差别的。”

李枭这么一说,李浩没话说了。没办法,大哥发话了他只能照做。

可八千亩地只是用来研究水稻的,以后还要研究小麦,玉米……天知道最后要占用多少土地。

李枭不会嫌弃八千亩土地的问题,对于他来说这些都是小事情。

不过看到李浩的难看脸色,只能继续对着李浩解释。

“其实,试验出高产的水稻还在其次。我们最主要的目的是培育出高产的稻种、麦种、,不过这还有一个次要目的。”

“次要目的?”李浩不解的问道。

“这种种子培育出来之后,除了高产之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这种种子不能作为种子。”李枭神秘兮兮的说道。

“不能做种子的……种子?”李浩觉得这话不但拗口,而且还没闹懂。

啥玩意叫做,不能做种子的种子?

“也就是说,这种种子长出来的粮食只能吃,不能作为种粮种到地里面。即便是你种了,也不会有粮食长出来。”

李枭神秘的一笑。

“怎么会有这种东西?”李浩瞪大了眼睛,大哥说道话他简直是闻所未闻。

“这就是即将要研究的东西,只要这东西研究成了。我们会向全世界无偿赠送这种种子!”

“我们辛辛苦苦培育出来,您无偿赠送?”李浩觉得大哥疯了。

“对,就是无偿的赠送。

我们不但无偿赠送,还会收购他们多余的粮食。”

“大哥,您没事儿吧!”李浩看着李枭表情古怪。

“我们这样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你想想这世界上还有能种出粮食的种子么?

即便是有,也都握在我们的手里。

只要我们不给他们种子,他们就种不出粮食来。到了那个时候,谁还敢得罪我们大明。

老四,这可比枪炮有用一百倍一千倍。真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曾经有一位睿智的老人说过,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

我们……!”李枭指了指自己的鼻子。

最新小说: 九州立志传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穿越大唐当股东 嫡女重归 万历小捕快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边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