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土法造大明 > 第106章 违反祖宗的决定

第106章 违反祖宗的决定(2 / 2)

就连自己以后登基之后,成化帝在北京周围的皇庄土地也高大一万两千多顷。

再说人口数量,明朝皇室档案上正式收录的皇族宗亲人口:洪武年间是58人,永乐年间是127人,而一百多年后,到了嘉靖年间就暴增到一万九千六百一十一人,而到了万历三十三年更是多达八万人。这些还只是属于记录在册的中高级皇族宗亲数目,还不算更大数量更大规模的底层皇族的数目。

甚至到了嘉靖朝的时候,整个大明皇室就已经成为巨大的累赘,所有宗族藩王所需要的俸禄甚至比每年送往北京城漕粮的两倍还多!

当然,现在的景泰朝还没有到那种地步,可宗室的负担已然开始慢慢呈现,尤其是在景泰帝兜里还没钱的前提下。

这事吧,他是个事,但是你确定您老人家这个时候提出来,真的好么?

朱见深是彻底没有任何的参与到其中的资格,只能是打道回府,静待朝堂和景泰帝的决策……

谁成想,出个北京城,爬个长城,欣赏一下壮丽山河,竟然还能捣鼓出这事,景泰帝朱祁钰心里把朱见深给剁成肉馅的心都有啊!

你都跟我叔襄王朱瞻墡说了啥啊,咋就吓成那个样子!

“皇叔啊,这事朕真的不知道啊,而且朕完全没有这个想法,您放心,朝廷就算是再困难,也不能断你们藩王的俸禄和封地啊,那朕成什么了,怎么到九泉见太祖高皇帝……”

对于景泰帝朱祁钰那苦口婆心的样子,似乎是视而不见,襄王朱瞻墡也是慢悠悠的说道:“您看陛下,您也说了,这朝廷困难啊,老夫身为藩王,理应该尽自己的一番力量啊……”

这一刻的襄王朱瞻墡内心是骄傲的,是自豪的,就凭他这大公无私的表现,日后一定能记录在青史之上的,落得一个贤王的名声。

我,襄王朱瞻墡,一切都是大公无私,为了大明,为了朱家,死后见到仁宗皇帝我也能挺起胸膛啊!

更重要的是,我襄王朱瞻墡都这样了,自绝于整个大明皇族,以后谁还敢诬蔑自己对皇位有过觊觎?

以后我只需要老老实实的当个襄王就好了!

大家有吃有喝,差不多就行,就算是没了俸禄,只有封地也能过得不错,或者没有封地,只有俸禄也行。

怕啥,大明朝还能饿死我这亲贤王?

我得意儿的笑,得意的笑……

襄王朱瞻墡越发的露出自己和善的笑容,一副长者之风,和蔼可亲的样子望着自己的亲侄子景泰帝朱祁钰,就似乎是大家族里那些老爷子看着事业有成的子侄一般,很是风轻云淡,犹如看破红尘的老僧。

景泰帝朱祁钰听到襄王朱瞻墡这么说,心里更是窝着火,我……不,老子……不,是朕,朕是这个意思么?

您老人家这脑袋里到底是怎么个浆糊啊?

当初我哥哥被人逮了牵羊一般的成了叩门天子,当时您亲妈,我亲奶奶可是想要让您继位的,结果,您不按套路出牌的竟然推荐朕……

朕感谢你,真的!

当然这次朕是有些唐突了,一时迷糊叫了你来,但这也不是你闹情绪的理由啊!

叔,朕的亲叔,皇叔,您能不能别闹了!

朕特么也就是改革了三大营,有了十团营,才勉强算是控制了大明朝,现在为文官们也越来越不服管,朝廷的国库税收也少,子民们生活也不易,还有那虎视眈眈的北方……

朕真是太难了,事太多了,可为什么您这个时候还要这么闹,难道您不知道在北方大同、宣府以及西安还有塞王呢……

你知不知道,这大明的藩王要是闹起来,朕这满心的抱负啊……

看着那怡然自得,也不知道襄王朱瞻墡的心到底在想什么,既然劝不动,景泰帝朱祁钰也只能是悻悻的放襄王朱瞻墡离开,但是也告诫了他不能离开北京城。

好家伙,你点起来大火,要是拍拍屁.股走人了,朕怎么办?

带着一肚子火,景泰帝朱祁钰直接就让人通知内阁、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直还有礼部尚书胡濙入宫,以及闯了祸事的皇太子朱见深。

这家伙倒是知道自己闯了祸,只是派人给自己说了一声,便把襄王朱瞻墡送到皇城,自己倒是跑的够快,真以为躲到东宫太子府就没事了?

与自己想的不一样,以为肯定是磨磨唧唧最后一个到的朱见深竟然第一个到,这让景泰帝朱祁钰有些奇怪,但心中有气的他抬手作势要打的样子,直接骂道:“你个兔崽子是不是一天不给朕惹点事,你就皮痒痒啊……”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边的月亮 九州立志传 嫡女重归 万历小捕快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穿越大唐当股东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