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穿越言情 > 天间道 > 评文论书节选——弓

评文论书节选——弓(2 / 2)

盾牌介绍到宋代,就缺乏了往下的趣味,剩下的发展无非是略微改变形状,已经没有了进步的意味。如果为了有个舒缓些的收笔一定要继续,或许就只有火牌值得一提了。严格来说火牌称不上盾的进步,而只是将火器配备于盾牌的尝试,但换个角度考虑,那跟随火牌徐徐推进的步兵小组,猛然间火器齐发,随即一拥而上制服敌人,场面倒颇有些当代防暴警察的感觉。

※※※※※※※※※※※※※※※※※※※※※※※※※※※※※※※※※※※※※※※※※※※※※※※※※※※※

我国古农民起义一般穿那个,竹甲也就日本人的正规军普及的

※※※※※※※※※※※※※※※※※※※※※※※※※※※※※※※※※※※※※※※※※※※※※※※※※※※※

宋朝的军制诚然是一个问题。

但是,

一、宋朝无好马,绝大部分是步兵,面对来去如风,悍勇绝伦的草原骑兵,能打到这个地步实在是很不错了。

二、宋朝燕云十六州不入版图,使得宋朝丧失了战略屏障。自雁门关直至开封,中间一马平川,再无险可守。

从这两个因素来看,宋朝之积弱,不能全怪到赵官家身上。

首先,岳家军中骑兵占比重极大。岳家军有12军,其中三军为骑兵,也就是说,岳家军四分之一为骑兵,若以每军8千人计,则岳家军全军骑兵至少有1~2万。因此,不能说岳家军是完全的步兵。

其次,岳飞死的冤,但杀一人便足以使举国将士寒心以至于丧失与敌人作战的信心吗?这个说法太牵强。

其实,我要说的是,宋朝的军队,其实打得已经很不错了。换了任何一个别的朝代的军队,打起来也不过如此而已。

名将需要明君的支持但有名君就不缺名臣猛将

中国从不缺人才只缺好的领导与运行体系

岳飞就是点背…………

其实我认为弓比弩好弩虽然射程远些但装箭费时弩体也比较容易损坏相比而言弓就灵活多了

古典常有记载某某力拔千斤虽有夸大之嫌但也可能真是有些力气的所以古代牛人用强弓射个百步应该不成问题

我不否认宋朝在军制上的问题。

但你也要知道,宋朝在其它各种客观条件上,和其它王朝相比也有极大的差距。

别的不说,汉唐都拥有燕云十六州,用有河套、朔方,这些地方都是战略屏障,在汉唐出击时,为部队进攻的基地,在进行防守时,则是易守难攻的屏障。

然而,这一切在宋朝都没有,北朝占据了燕云十六州,面对中原居高临下,而雁门关至开封之间千里平川,无险可守。宋朝在这样的地形之下,以步卒对抗骑兵,其困难可知。

所以,宋朝的武功不显,不能全部怪罪到赵官家身上。

※※※※※※※※※※※※※※※※※※※※※※※※※※※※※※※※※※※※※※※※※※※※※※※※※※※※

史记李广传”其射,見敵急,非在數十步之內,度不中不發,發即應弦而倒。“。

李广可是最有名的神射手。一生练习不断,也不过有把握在几十步内”发即應弦而倒。“。

后汉书虞诩传:‘;既到郡,兵不满三千,而羌众万余,攻围赤亭数十日。诩乃令军中,使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诩于是使二十强弩共射一人,发无不中,羌大震,退。‘;。

近距离要二十强弩共射一人,可见准头。

续资治通鉴“璘阅兵河池,以新战阵之法,每战以长枪居前,坐不得起;次最强弓,次强弩,跪膝以俟;次神臂弓。约敌相搏,至百步内,则神臂先发,七十步,强弓并发,次陈如之。”

这里神臂弓射程是百步。

宋史“贼列神臂弩持满以待,世忠瞋目大呼,挺刃突前,贼辟易,矢不及发,遂败。”。

这里距离一定很近,否则不会“矢不及发”。

宋史“六年,从郭忠绍之请,步军弩手第一等者,令兼习神臂弓。”。然而“四年五月,臣僚上言:“神臂弓垛远百二十步,给箭十只,取五中为合格,军中少得该赏,恐惰于习射。送殿前、马步军司勘会,将中贴箭数并改为上垛,其一中贴此两上垛。”从之。“。

所以一百二十步内,步军弩手第一等者,经常脱靶。只好减低要求,用上靶垛顶中靶。

宋史“淳熙间,立枪手及射铁帘格。....于是殿前、步军司诸军及马军旧司弓弩手,射铁帘合格兵共一千八百四十余。诏中垛帘弓箭手一石二斗力十箭,弩手四石力八箭,依格进两秩,各赐钱百缗‘;

赏赐不为不重。诸军也不过挑出不到二千人。

宋史“(绍熙)二年,枢密院言:“殿、步司诸军弓箭手,带甲六十步射,一石二斗力,箭十二,六箭中垛为本等。弩手,带甲百步射,四石力,箭十二,五箭中垛为本等。”

40%,50%上垛就算好手了。

那些百步穿杨的故事恐怕都只是文学神话,算不得数的。

※※※※※※※※※※※※※※※※※※※※※※※※※※※※※※※※※※※※※※※※※※※※※※※※※※※※

如果几千人都瞄准一个地方射,当然可以说箭如雨下。如果几千弩手排成横队散布在几百上千米的战线上,恐怕谈不上什么箭如雨下。至少雨点并不太密。

波斯骑兵(弓骑兵)大破罗马克拉苏一役大概可以说是箭如雨下。射程不过几十米,罗马人没有还手的余地,只能靠盾牌硬抗。波斯人又有大量备用箭矢,射了一天,也没有把罗马步兵全射死。从效率上看,大概一百支箭能射死一个步兵罢。

从其他古籍记载估计,两军作战弓箭手的效率恐怕也在同一量级。如不是这样,李陵早把围困他的匈奴骑兵都射死了。

汉书云”汤曰:“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汤是陈汤。也算”名将“了。

所以,当时汉军可以以一当五,武器优势十分明显。李陵五千射手,100万支箭(假定),匈奴有多少兵呢?八万?但是李陵最后还是用光了箭矢,全军覆没。

※※※※※※※※※※※※※※※※※※※※※※※※※※※※※※※※※※※※※※※※※※※※※※※※※※※※

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中,弓箭一般都是用来抛射的,距离没有准确的记载,但一般都是可以达到护城河的对岸,如果想深究可以实地考察下。我是南京人,我家门口就有一段城墙,高越15米(4~5层楼的高度)从城墙到对岸约有300米(没具体量过),你自己算下平地的吧。顺便说句,箭不但有速度还有重量,子弹是不能比的,而且我相信弓箭的射程应该比标枪远,不然也用不上它了,想下标枪的距离吧,弓箭绝对不只60~70米,要不就没存在的必要了。

※※※※※※※※※※※※※※※※※※※※※※※※※※※※※※※※※※※※※※※※※※※※※※※※※※※※

这还是骑兵对抗步兵的老问题,在一次战斗中,装备精良、士气高昂、训练有素的步兵与骑兵组合在大量弓箭手的支援下可以有效抗击骑兵的冲击。如果对方不能当即立断撤退,可能给敌人以重创。

但如果对手不是逐利集避害散的蛮族未开化骑兵,而能够像成吉思汗全盛时期指挥下的蒙古骑兵那样训练有素指挥如意,只要派游骑不断骚扰对方主力,使之不得休息,分兵断敌粮道,数日之后,再攻击疲惫不堪、士气下降、缺粮而体力下降、被迫撤退的敌军,纵使岳飞那样的统帅也难以善后。

不过岳飞大约不至于将部队置于这样的困境。可能会提前撤兵。

蒙古骑兵对于攻城并不擅长,当然这也是相对中原军队而言,如果在江河纵横之地凭城固守,通过水军保持运输线畅通,则蒙古铁骑也是一筹莫展,如果强行顿兵坚城之下,很可能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下疫病丛生,野无所掠,后路被断而全军覆没。

※※※※※※※※※※※※※※※※※※※※※※※※※※※※※※※※※※※※※※※※※※※※※※※※※※※※

唉。一不小心偏题了好久。。我们还是转回来继续探讨弓箭射程吧。

我提一点,前面有人说弓箭能射几百米,手枪打50米不正常。实际上手枪的50米是有效杀伤距离。就是说50米内打中,即使不死,也会重伤。虽然最远能打到800多米,但基本上100米外,手枪就无什么危险了。

从大家的帖子看来,弓箭(单兵人力的,非弩)的射程大约是200多米~500多米(现在也不知道谁的数据准)。但还是不清楚弓箭的有效杀伤是多远哪?

古代的不说,就拿现在国外顶极的复合弓来说,能射道300米就不错拉,有效杀伤力在30~80不等,要看弓箭质量的

现在的弓都是为了比赛娱乐所用,弓弦的张力根本不能和古代相比。

※※※※※※※※※※※※※※※※※※※※※※※※※※※※※※※※※※※※※※※※※※※※※※※※※※※※

单人脚踏弩的有效射程并不强过弓箭多少吧?

弩在重步兵对冲时可以发三次

箭在对抗骑兵冲锋时可以发三次

秦弩每分钟最多五箭,长弓可以每分钟十到十五箭

※※※※※※※※※※※※※※※※※※※※※※※※※※※※※※※※※※※※※※※※※※※※※※※※※※※※

超人不论、强人不论、小人不论……一般都是60步的弓,可能拉弓的能射出更远,比如有“百步穿杨”之说,但一般弓本身的射程,就在60步,一般两步为一米,也就是30米。为什么呢?因为弓是武器,不是表演用的,不是拉一次射一次就能完事的,战争中,需要弓手以最快的速度射出第二支箭,并且不因前次拉弓用力过度,导致瞄准变差。

※※※※※※※※※※※※※※※※※※※※※※※※※※※※※※※※※※※※※※※※※※※※※※※※※※※※

hehe呵呵!本人以前是射箭运动员,我使用的是雅马哈式42磅比赛专用弓,而箭则是碳素箭,我们曾经试过将瞄准器调到最低,也就是最远瞄准距离,用碳素箭射的射程大概是350米以上,不过落地后箭仍插入地面20公分地面是干泥土地面,而用一般的合金箭只能射到200多米,不过箭也能插入地面十公分左右,并且42磅的弓并不是最重的弓,所以我想500步射杀敌将应该有这个可能

古代的步和现在不同,一步相当于现在的1。5米,能射死300米的敌人那就是神人了。宋朝的投石车多数的射程也只有200-300米,弓弩对这个距离要是能有效杀伤,还有投石车的空间,它的一个相当大作用就是压制弓箭。

如果有一个人能单人把箭射到500米,不是不可能,这个是一定是超人,当然还是在人类理论极限的范围内,有可能出现的,恐怕要几万名熟练选手里选一,至于能不能中就看运气了;对于弓箭来说,这么远,风,湿度,温度,弓本身都有可能造成误差。

当然多人弩或者重型弩是可以的,就是800米也有可能,不过那可能要用畜生拉了

※※※※※※※※※※※※※※※※※※※※※※※※※※※※※※※※※※※※※※※※※※※※※※※※※※※※

唐军基本知识

唐军军用弓分为长弓、角弓、稍弓和格弓4种,其中长弓为步兵用弓(西凉团主要装备),角弓为骑兵用弓,而稍弓和格弓则是禁卫军专用的远程投射兵器。

唐军的弩箭在当时是十分厉害的远程兵器,是军队专用的先进武器(弓箭在唐代不属管制兵器,民间也可拥有。)唐军一般使用四种弩,伏远弩射程三百步(450米),擘张弩射程二百三十步(345米),角弓弩射程二百步(300米),单弓弩射程一百六十步(240米)。骑兵较多使用擘张弩,弩箭威力、准确和射程在弓箭之上,但射速和灵活性较差,要成为熟练的弩手需要专门的训练。

弩兵是唐军重要的突击兵力,也是训练有素的战士,弩箭的使用不仅需要强健的臂力,要熟练操作也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因此唐军弩手的身价比一般射手和步兵要高,除了能使用弩箭外,陌刀、横刀和棍棒都是他们必必须掌握和携带的武器。

照《李靖兵法》云:诸军弩手,随多少布列。五十人为一队,人持弩一具,箭五十支,人各络膊,将陌刀、棒一具。各於本军战队前雁行分立,调弩上牙,去贼一百五十步内战,齐发弩箭。贼若来逼,相去二十步即停弩,持刀、棒从战锋等队过前奋击,违者斩,如有共贼相持、守捉城邑,其弩手等即依弩式,看旗发用。在放箭完毕后,弩手和弓手往往将弩和弓箭交驻队,然后跟随战锋队出击。

车弩:史载车弩为“十二石”强弩,以轴转车(即绞车)张弦开弓,弩臂上有七条矢道,居中的矢道搁一枝巨箭,“长三尺五寸”,“粗五寸”,以铁叶为翎,左右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诸箭一发齐起,“所中城垒无不摧毁,楼橹亦颠坠”(见李筌《太白阴经》卷四)。

重型投石机是属于较高级的对重式投石车,在唐太宗东征高丽时就有使用射程达1里的投石机,但没有详细资料。这种机械的用法是:很少几个士兵可先用绞车将重物升起,装上炮石后,再释放重物,将炮石投出,这种方法除了大幅减少操作的人员,减少操作所需的空间外,对于投掷的准确度也大为提升,还可以调整重物来控制射程,最远可达可将90斤的石弹发射到500米以外。

;

最新小说: 时辰道尊遨游诸天 长生:我能召唤霹雳,融合风之痕 武侠:从倚天开始! 综武:魅力满值,开局邀月沦陷 歪道修真 散录 综武:人在武当,开局拿下殷素素 武侠聊天群:我的功法自动升级 长生蛊道:从自创水熊蛊开始 醉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