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华人大亨 > 第二十六章 江湖前辈

第二十六章 江湖前辈(1 / 1)

?老者的话音刚落,只听见金庸办公室的门响了,冯九仪进来向众人说道,“黎泽来了,是否要请他现在就过来?”

金庸看了下未下完的棋,笑着说:“老冯,就请他过来吧,另外,你也坐下来一起听。”

黎泽在冯九仪的带领下,第一次走进了金庸的办公室。和后世在电视上看到的一样,金庸的办公室显得格外的大气,从窗户处能看到远处的海景,房间内最多的摆设就是书架和上面的书了,一张巨大的办公桌干净整洁,此时的金庸正坐在沙发上,房间内还有几个人,刚从棋桌旁站起来,这时董桥走过来向黎泽介绍道:“金先生旁边的那位是我们《明报》的另一位合伙人沈宝新先生。”

原来是他!沈宝新,金庸的同学,和金庸一起创办了《明报》集团,拥有《明报》20%的股份,在两人合作的时代,金庸先生主要负责明报的文字审定工作,而沈宝新则主要负责明报的销售工作。可以说,《明报》屹立香江三十年不倒,沈宝新功不可没。

自己边回忆着后世的资料,边向沈宝新问好。只见沈宝新笑着朝黎泽伸过手,说:“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新加坡,没有能够第一时间目睹《英雄志》出刊的盛况,这是令人遗憾,这次《武侠》杂志能够起死回生,这是多谢黎先生了。”

“不敢当,沈先生这是折杀小子了,经常听到冯伯跟我讲起沈先生的事,今天能够相见,是小子的荣幸。”黎泽赶忙回应道。

这时金庸站了起来,笑着对黎泽说,“大家都不是外人,你管冯九仪叫冯伯,管董桥叫董伯,以后就管老沈叫沈伯就可以了。来,我来为你介绍一位江湖前辈。”

黎泽随着金庸的手望去,只见一位老者正站在棋桌旁看着自己微笑,散发出一股温和的文人之气,那标志性的眼镜和笑容令黎泽不禁惊讶了一下,随后心中一阵激动。他走上前去,向老者鞠了一躬,施了一礼,说道:“后辈黎泽见过梁大侠。”

原来,此人正是开辟了新派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梁羽生。世人皆知梁羽生与金庸、古龙并称为武侠小说的三大宗师,可很少有人知道,梁羽生作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和两人关系甚好,他甚至还曾在古龙穷困之时资助过他,也正在是梁羽生的鼓励下,古龙当年才坚持自己的武侠创作革新之路,从而成为一代宗师,由此可见梁羽生对于新派武侠小说的重要地位。

黎泽在后世曾负责主持在内地出版过梁羽生作品集,可惜当时梁羽生先生已经去世,这次还是两人第一次见面。通过对其作品的阅读,黎泽也喜欢上了这位为人正派的大师,并且对此非常尊重。

这时梁羽生对他笑道:“听闻江湖中出现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少侠,今日一见,果然非同凡响看来我们这些人都老啦。”

在梁羽生的笑声中,金庸安排众人到沙发上坐下。沈宝新说道,“既然大家都不是外人,阿泽,今天其实约你过来,一是我和陈生都想见见你,二是我有个不情之请。”

“沈伯您请说。”

“我听说,你在媒体见面会上说,正在创作一部新的武侠小说,可以说是全新风格题材的?不知道是否有此事?”

“的确是这样的。”

“沈伯的这个不情之请就是,希望您能够将这部作品继续放到《武侠》杂志上连载,至于稿酬,杂志连载的价格依旧按照字数来算,不过这次的价格上涨为千字3000元,和《明报》邀请作家开专栏的价格相当,此前因为《武侠》杂志的经营状况不好,令阿泽吃亏了,所以这次连载的稿酬翻倍,也就是千字6000元,而书出版后稿酬则按照8%计算,如何?”沈宝新问道。

黎泽笑了笑,心想果然是此事,幸好自己早已有了准备。“沈伯不必担心,此事就算今日您不提起,我也正有此意。”说着,黎泽从包中掏出了已经准备好的书稿。

“这是这部小说开头的前六万字,不过这并不是我之前所说的那部作品,严格来说,应该算是那部作品的前传,讲述的是那部小说主人公父辈的故事,行文间还是以传统武侠小说的模式为主,主要是为了引出后续的故事。”

“哦,既然这样,那我就更期待了,之前看小友的《英雄志》就感觉文笔老练,功底深厚,不知这次的书稿能否打动老夫。老友,书稿先借我一阅可好?”梁羽生从沈宝新手中“抢”过来黎泽的书稿,笑道。

“梁老不必着急,这部小说在我看来,水准只能说是一般,不过我接下来要写的这本,我相信不光是您,在座的诸位都将非常感兴趣。”黎泽看到这大侠犹如顽童一般的行为,不禁笑了起来。

“哦?”众人非常惊讶,要知道,这黎泽虽然才华横溢,为人谦逊勤奋,而且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经过几次接触,董桥和金庸都一致看好他,而黎泽给他们的印象也并非狂妄的人,为何今天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难道这新书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

看到众人的目光,黎泽没有理会,继续说道:“大家都知道,无论是梁羽生先生的“天山”系列还是金庸先生的“射雕”系列其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江湖系统,我这次我在这部新小说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我的江湖系统,考虑到要作为华语新武侠的首部作品,我在小说中会涉及到一些之前武侠小说中很少涉及的元素,比如算学术数、易学商道、音乐歌赋,甚至是现代科学,以及西方宗教,都会在这本书中有所呈现,这些元素相对于传统的武侠小说中所讲述的传统儒家思想来说,更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而且这块也是和现代人有所接洽的部分,因此会给读者带来更真实更贴近他们的感觉,相关的资料我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目前正在完善构想,目前小说的时间设定正好和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以及《神雕侠侣》重合,不过小说中将不会过多地出现已有的中原武林门派,视角主要是以宋元两朝的战争为主线,讲述这段历史,并且主人公在征战之中,真正的领悟了侠义精神,并且在之后因故游历西方,了解了西方的宗教和科技,最终回到中原,与相爱之人在其家再度相遇……”

黎泽将后世的武侠小说《昆仑》在此时搬了出来,之所以要等到现在再搬出来,原因是黎泽在经过了《英雄志》的成功后,发现此时的读者可塑性相对较强,在没有网络的年代,一些创新的东西便能够很快的引起他们的兴趣,结合现在的市场潮流,黎泽最终决定将这部后世被誉为开创了“大陆新武侠”革命性的标志作品拿了出来。

黎泽讲完,此时的屋内很安静,“看来,你已经在这条路上走的很远了,这是我都未曾涉及到的领域,并且我从未想到过这点,当初我在《天龙八部》中写出了珍珑棋局,虽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喜爱,可之后我却很少再涉及到这些元素,没想到阿泽你已经开始动笔写更为精彩的故事了!这是令人期待,后生可畏啊!”

董桥也说道,“我总算明白你所说的华语新武侠了,就是在武侠的题材内去写现代人所更能接受的事物,并且有这些事物来推动整个故事的发展。”

梁羽生大笑道:“看来我这把老骨头真要退休了,阿泽啊,上次金老头帮你写了篇评论,这次换我来写如何?你不会看不起我这老头子吧?”

听到这话,黎泽赶忙回说:“怎么会,能够劳烦梁老如此,是我的荣幸,小子只怕到时候拿出来的书稿不尽人意,令梁老蒙羞。”

“怎么会,听到你这么一说,我都觉得这本书将有可能给现在已经陷入僵局的武侠小说开拓了思路,打开了缠在身上的束缚,就凭这点,我就相信我不会看错人!”此时的梁羽生颇有自信。

“既然如此,那能否请梁老为此书题写书名?”黎泽趁机赶紧说道,他想起后世的《昆仑》在《武侠版》上连载时,就是梁羽生为其题写了书名。

“好,老友,你这里可有笔墨?”梁羽生并未推辞。

此时的金庸刚从思考中回过神来,也是大笑道:“世人皆说黎泽乃我门下接班之人,如今看来,所言非虚,黎泽所接的,乃是武侠小说的班,未来必是你主持大局,既然如此,我又怎能如此小心,老友,我为您研磨可好?”

;

最新小说: 霹雳之四境航空 综漫:魔王消失后,她们后悔莫及 人在航海,是克苏鲁 你侯亮平查贪,关我塔寨什么事? 这个忍者很柯学 我的昆明姑娘 我在航海打造克苏鲁 地球都流浪了,只好去掠夺三体了 我!在大唐撩妹 让你体验生活,你成天警局报道?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