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初唐小闲人 > 第173章 太子殿下觉醒了

第173章 太子殿下觉醒了(2 / 2)

太子殿下竟然不愿为书院站台,怎么回事?

这......剧本不该是这样的啊。

长孙也懵了,蹙眉问道:“承乾,这是为何?”

场下的宾客也是瞬间议论纷纷。

他们今日之所以冒着风雪前来书院祝贺,本来就是就是看在皇家的面子上。

而现在,皇家的代表竟然不愿意揭礼。

这是不是代表着书院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受陛下看重?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将家中子嗣送往书院上学一事,是否需要重新考虑?

毕竟书院的教育水平如何他们并不清楚,只是单纯的看重书院前缀的皇家二字而已。

若是没有了皇家的支持,他们干嘛还要将子嗣送来?

李承乾出人预料的举动,使得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古怪起来。

当然,李让是个例外。

李让的表情此时很难形容,有点欣慰,又有点难以置信。

因为他竟然从李承乾的动作之中看出了一丝觉醒的味道。

对,就是觉醒。

就好像小说中的人物忽然不受剧情的控制了。

李让看待问题的方式和大唐所有的人都不一样。

在其他人看来,为书院揭礼之人只要是皇家的人都可以,皇后还是太子,亦或者陛下亲至,代表的都是一个意思。

但两千多年的封建史,让李让看得很清楚,帝王就不是个人,而是个无情的权力机器。

这与帝王是谁无关,而是那个位置就是这样的,谁坐在那个位置上都会变成无情的权力机器。

李承乾揭礼,这有问题吗?

从单一的事件上来看是没有问题的,老子来不了让儿子代替,理所应当嘛。

但若是将时间线拉长,这样的事情逐渐累积多了之后呢?

既然儿子可以代替老子做大部分的事情,那是不是意味着儿子也可以朝老子伸手要权力?

那么,在老子是个权力机器的情况下,他会不会给儿子权力?

最终的结果,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让李让难以置信的是,他知道这些事情,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后世的学者文人早都已经将皇帝这两个字分析得透透彻彻的,他直接对标拿来用就行。

但李承乾怎么会觉醒,他凭什么觉醒,他有什么能耐觉醒?

李让茫然,他发现不可控的事情好像越来越多了。

书院大门口,田襄看着手中的拉绳,在茫然了一瞬之后,迎接他的是更大的茫然。

今日书院揭礼,由太子殿下来完成最后一步本就是计划之中的事情,毕竟谁都知道,陛下现在是真的抽不开身。

现在太子殿下撂挑子不干,难道要让皇后娘娘来救场吗?

可皇后虽然也是君,也能代表皇家,但她女子的身份终究是摆在这里的。

牝鸡司晨,这是大忌。

书院的建立本身就带着浓厚的政治意义,让一个女人来揭礼,这不是将把柄拱手相送吗?

田襄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反观李承乾,将拉绳还给田襄之后,心情却是前所未有的轻松起来。

他笑眯眯的看着长孙,说道:“母后,这揭礼一事,儿臣确实不好越俎代庖,毕竟儿臣只是太子。”

迎上李承乾笑吟吟的目光,长孙的神色在一瞬间变得复杂起来。

她本就是极聪慧的女子,如何能听不出儿子的言外之意。

一瞬间,她也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心情。

儿子长大了,她本该欣慰才是,但不知为何,欣慰的同时又有些心酸。

她很欣慰,因为她的儿子很优秀,她很心酸,只是这心酸的原因却不足为外人道。

抽了抽鼻子,长孙收拾好心情,看着李承乾的目光变得慈祥起来。

片刻后,长孙自李承乾身上移开目光,望着田襄轻声问道:“巨子,既然这揭礼之事太子不愿行之,不如本宫给你重新挑个人选如何?”

事到如今,田襄还能说什么,苦笑了一下,将手中的拉绳递给长孙,躬身道:“全凭娘娘做主。”

长孙微微颔首,手握拉绳在人群之中扫视了一圈,目光最终定格在一脸茫然的李让身上。

“昭应县侯李让何在?”

李让抬起头,对上长孙忽明忽暗的目光,脑袋上方忽然冒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

最新小说: 天运投胎啦!靠心声助娘亲巅峰 家父李隆基 穿越兽世:她生了一个新部落! 穿越大秦,打造最强经济体 无敌小侯爷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教皇请登基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