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穿越言情 > 我独行大道 > 第四章 戊日法会

第四章 戊日法会(1 / 2)

这祈福法会的全称为“龙抬头转运祈福法會”,之所以没有选在昨日龙抬头这一天举办,而是推迟至今,是因为道教中有一项重要的禁忌——“戊不朝真”。

在华国的传统纪年法中,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顺序两两相配,组成六十个组合,循环往复,称之为六十甲子。这种纪法不仅用于纪年,还用于纪月、纪日、纪时。

而在以六十天为一轮的“纪日”中,每逢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这六天,便称为戊日,亦称“六戊”。

在这六天里,道教信徒需严守禁忌,不朝真、不焚香、不诵经、不朝拜,亦不举办斋醮等法事活动。戊日当天,应以清静为主,避免一切喧闹与纷扰。

若是在三元五腊、四时八节、仙真祖师圣诞或庙会期间恰逢戊日,通常会提前公告,将活动提前一天或延后举行,以确保不违禁忌。

对于一般斋醮道场而言,若活动超过三天,遇到戊日也必须暂停。这是因为戊日的禁忌在道家看来极为重要,难以通过其他方式禳解。若法事过程中恰逢戊日,则需在当日休息,待戊日过去后再继续举行。

至于某些经卷需要在特定日子连续念诵数日的情况,若期间遇到戊日,高功便需在丁日亥时行“破戊科仪”,但这一方法极少使用,且使用时需格外谨慎。

沈君山想到了这一禁忌,便忍不住考问起林时若来,想知道他是否知晓这一禁忌的由来。

林时若解释道:“天地逢戊则迁,出军逢戊则伤,蛇逢戊不进,燕逢戊不衔泥。燕子知道戊日不可衔土筑巢,以免犯土,蛇也懂得戊日不可进洞。连这些花鸟虫兽都懂得顺应天时,明辨节候,人类却往往因贪欲而忘形。古人正是通过长期观察与感悟,才得出了戊日忌辰这一结论。”

沈君山对林时若的基础表示满意,但仍补充说:“其实,我更倾向于相信,戊日时上界众仙忙于天事,天门紧闭,地户严塞,外事一概不受。”

之所以如此表述,是因为沈君山对昨日飞升未果之事,开始抱有了一种迷信的疑虑。他觉得,这或许是由于选择了不吉之日所致。既然仙界大门紧闭,拒人于千里之外,他又如何能够踏足其中呢?

然而,沈君山也明白,世上没有真正的难事。尽管他重走的修行之路充满艰辛,但前景却极为宏大。若他能修行至极致,即便仙界真的封门,他也有信心将其凿穿。

而且,在他隐约窥见的未来中,仙界似乎已不再封门,反而门户大开。这就像林时若的这栋屋舍,欢迎天下道士共聚一堂。至于他们到底是来共享修行之乐,还是为了争夺而战至身死道消,那就不得而知了。

萧艾气冲冲地离去之后,沈君山漫不经心地与林时若交谈几句,似乎只是随口提及的一些话语,然而对于林时若而言,这些话语却常常让他瞠目结舌,心中满是惊愕与困惑,不知该如何作出评价。

操控着林时若的身躯,沈君山在道观内悠然漫步,同时也在暗中探询林时若在华亭的底细。原本只是随意一问,却不料这一打听,让沈君山的双眼瞬间亮起璀璨的光芒。

原来,林时若的身份远非他想象中的那般简单,他竟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富贵之家。

说林家是富家,都有些低估了他们的实力。林家掌控着一家名为“女娲科技”的尖端科技公司,不仅在华亭,乃至全国都享有盛名。而林时若,正是女娲科技总裁的幼子,他的前面,还有两位出类拔萃的兄长。

听至此处,沈君山不禁心生好奇,提出了那个众人皆对林时若疑惑不已的问题。

“小林啊,你家财富如此雄厚,何不享受纨绔子弟的逍遥日子,逗逗猫儿狗儿,混吃等死,岂不美哉?何必上山修道受苦呢?要知道,古今多少人,求仙苦无门啊。莫非你那位师父,也像我一样,具备未卜先知之能?

“想当年,师祖我若非被那个好色老头用三个馒头从我那狠心的父亲手中买下,恐怕早已命丧黄泉,成为我父易子而食的牺牲品。如此一来,修道界岂非就失去了我这位震古烁今的奇才?”

在沈君山的喟叹声中,林时若敏锐地捕捉到了机会,趁机问道:“师祖,那位老人家,莫非便是您的师父?”

沈君山带着几分笑意说道:

“非也,那老头只是个富家翁,有七房美妾。他见我眉宇灵动,唇红齿白,便要我去他家当家丁。那些年,确实吃得极好。可惜,恰逢乱世,匪患四起,这位富家翁的家业终被毁于一旦。

“好在我有几分眼力,及时逃脱,但随后十几天都未曾进食,饥饿难耐。最终,不得不拜入道门,初衷只是想求得一口饱饭。却不曾想,师祖我啊,竟是个修道的天才。”

林时若听得津津有味,问道:“师祖,能否透露一下,您是哪一个朝代的生人?”

沈君山漫不经心地回答:

“僧不言名,道不言寿,这些规矩你不懂吗?日后若遇同道,定要谨记在心。当然,师祖我早已超脱这些世俗之规。

“至于你问师祖我是哪个朝代的生人,让我想想。记得我上山修道后不久,曾听闻有个出身卑微、甚至曾身为僧人的家伙竟然逆袭成为皇帝。这皇帝为人颇为不错,隔壁的龙虎山居然因他一跃成为道教祖庭,这着实有些出乎我意料。

“但话说回来,三清山也因此获益不少,那段时间每年我们都要组织盛大的香会,三清神像和旌旗开路,香烛高燃,猪牛羊等祭品应有尽有,那段时间真是热闹非凡,鼓乐之声、三眼铳的轰鸣不绝于耳。伙食也是相当不错,令人回味无穷。

“对了,小林啊,你们现在这斋堂在何处?我寻觅半天,也未找见。”

林时若素来热衷于聆听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历史秘辛,但当得知这位师祖竟然诞生于明朝,可能与明太祖同处一个时代时,他也不禁深感震惊。

粗略一算,这位师祖的年纪已然超过了七百载。但令人费解的是,尽管岁月悠长,这位师祖的言谈举止却丝毫不显古板,这是何缘故?

林时若心中的疑惑愈发浓烈,终于忍不住将其道出。

沈君山轻笑一声,说道:

“师祖我生平最为推崇的,是‘与时俱进’四字箴言。无论是修道还是其他方面,我们都应既不盲从古人,也不轻视今人。若我过于拘泥于先人的道藏,恐怕今日我们俩也无法如此畅谈。

“你觉得师祖的谈吐颇为时髦?那自然是理所当然,我最后一次闭关是在六十多年前,不算遥远。在闭关之前,我游历了华夏大地,见到一些老家伙依然闭门不出,如同自锁的囚徒,实觉无趣。于是,我回到山中闭关,打算离开这个世界,去仙界一探究竟。然而……”

最新小说: 综武:速通影视大庆,开局斩庆帝 综武:开局编造仙侠前世 综武:我长虹剑主,李寒衣杀上门 洪荒:金乌大帝,开局打劫三清 开局复仇全宗门,靠着双修无敌 长生:从观照妖魔开始 长生桥 沙雕弟子超百万 综武:人在七侠镇,开局说书北凉 转世修仙:我有一棵血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