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秦史通俗演义 > 第105回张唐违命甘罗使赵太后渲淫假父乱宫

第105回张唐违命甘罗使赵太后渲淫假父乱宫(1 / 2)

?第一0五回张唐违命甘罗使赵

太后渲淫假父乱宫

话说吕不韦意欲命张唐前往燕国为相,可是,张唐却不愿意奉命,便以年迈体弱为借口推脱。吕不韦劝谏说:“将军不必谦让,将军虽年迈,但文武兼备,久经沙场,足以胜任也。”张唐再次推辞说:“丞相所言差矣。臣总感觉有一种不祥之兆,恐难以胜任也。”吕不韦闻听,便召太卜,为张唐占卜凶吉。太卜奉命作法占卜。当取出占卜结果,乃是“大吉”。吕不韦见此非常高兴的说:“此乃吉兆,望将军勿再推辞也。”张唐见此无语,只好退下。

张唐退朝回到家中,思虑良久,总觉得此行不是好兆头,可又有难言之隐,便托病不行。这样一连十余日,吕不韦见张唐还没有赴燕的意思,便亲自前往张唐府中探望。

张唐闻报丞相吕不韦亲自前来,知是为赴燕之事,无奈只好出门相迎。吕不韦见张唐亲自出迎,细观之,其脸上气色和好,并无病相,便说:“吾观之,将军神采奕奕并无病也,而不肯赴燕,必是另有隐情矣。”张唐闻听点头,便将吕不韦迎入大堂之上,相对而坐。张唐对吕不韦说:“丞相,实不相瞒,臣非不愿赴燕拜相,臣所虑之事乃赵也。臣屡次伐赵,赵之君臣恨臣入骨髓也。赵王曾传令国中:‘凡得张唐者,赐地百里!’故赵之上下皆欲得张唐之首耳。臣若赴燕必经赵,臣唯恐未能入燕,而亡于赵,误丞相之伟业矣。”吕不韦听罢微微一笑说:“将军多虑矣。赵所恃者,燕、赵之盟也,若燕附秦,燕、赵之盟必解。一弱赵势孤,何以敢杀戮强秦之使乎!”张唐见吕不韦如此轻视赵国,便说:“丞相所言差矣!当今天下诸国,能与秦抗衡者,唯有赵也,万万不可轻敌矣!”吕不韦闻听心中不乐说:“将军所言不错,不过,将军此行所负重任,就是破燕、赵之盟,以弱赵也。”而张唐仍是辩解、推辞,不愿赴燕。二人争吵良久,互不相让,吕不韦气得脸色大变,甩袖而去。

吕不韦回到相府,仍是怒气未消。这时吕不韦门下有一位少庶子,名叫甘罗,年仅十二岁,乃是当年秦相甘茂之孙。甘罗见吕不韦满面怒容的回到相府,不知出了何事,便来到厅堂之上拜见,问吕不韦说:“丞相不知为何事如此不乐乎?”吕不韦抬头一看,乃是小甘罗,便说:“汝亦小小孺子懂得什么,不必多问也。”甘罗却说:“丞相所言差矣!臣以为,丞相之忧,亦臣之忧也。故丞相门下之士,当为丞相分忧也。丞相如不能明所忧之事,臣何以效忠乎?”吕不韦闻听,觉得甘罗年龄虽幼,所言确有道理,便对甘罗说:“今日吾前往张唐府中,催促其速速赴燕拜相,以破燕、赵之盟。而张唐固执己见,执意不肯,岂能不怒乎!”甘罗闻听轻轻一笑说:“丞相勿怒也。此等小事何须丞相出马,待臣前往,张唐必会俯首听命矣。”吕不韦却轻蔑的说:“本相亲往尚不能说动,汝一孩童岂能为本相分忧乎?”甘罗闻听丞相不相信自己,便解释说:“昔项橐七岁,孔子拜为师。今臣已是十岁有二,长项橐五岁,何以不能为丞相分忧乎?故臣请一试之,若不能,丞相再训斥未晚也。”吕不韦听罢,才知甘罗之智确实不一般,便改换了语气说:“孺子若果真能使张唐赴燕拜相,本相必以上卿之位而屈之。”甘罗闻听吕不韦如此一说,事成之后,封自己上卿之位,心中欢喜,便说:“既如此,就请丞相在府中恭候之。”

甘罗与吕不韦告辞来到张唐府中。张唐闻报甘罗到来,知是吕不韦门下的少庶子,不过一孩童,并不介意,便命人将其带到大堂等候,自己穿好衣服出来相见,便说:“孺子何以有闲暇来此寒舍耶?”甘罗去是满脸忧伤的说:“臣闻知将军将死矣,故前来吊唁也。”张唐闻听不乐说:“本将军虽年迈,但身体硬朗,岂能死焉。”甘罗见张唐并不知道自己正处在危难之中,便很郑重的问:“将军之功与武安君白起相比如何?”张唐毫不犹豫的回答说:“昔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攻伐韩、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攻城略地不计其数。吾之功远不能相比也。”甘罗又问:“昔应侯范雎用于秦之权势,与文信侯吕不韦用于秦之权势相比,何人更大,更横之?”张唐回答说:“吾以为,昔应侯范雎之权势远不如文信侯,亦不如文信侯专横也。”甘罗听罢稍加停顿又说:“将军既然知之,昔应侯范雎之权势远不如文信侯之权势,亦不如文信侯之专横,何以文信侯亲自来到府中请将军赴燕拜相,以破燕、赵之盟,而不肯从命乎?”张唐闻听是瞠目结舌,不知该如何回答。甘罗接着又说:“昔应侯范雎意欲伐赵,请武安君白起为将,而武安君白起以为伐赵时机未到,不肯从命。应侯范雎一怒而消其爵位,逐出咸阳。当武安君白起行至杜邮,应侯范雎再怒,将其赐死矣!今文信侯亲赴府中,请将军赴燕拜相,而将军不肯。可知,彼应侯范雎不容于武安君白起,而文信侯岂能容于将军乎?故吾知将军将死,特来吊唁矣!”

张唐闻听甘罗之言脸色大变,心中惊惧,呆滞半晌才说:“如此说来吾命休矣!还请先生教之,以脱此难焉!”甘罗又说:“燕、赵皆弱于秦,如今将军奉大王之命出使燕国,虽途经赵国,其岂敢捕杀将军乎?将军当奉命而行之,入燕可封侯拜相,同时为秦建功立业,日后返回秦国仍不失为秦之重臣,可谓一举三得也。”张唐闻听心中一亮,可是对途经赵国仍有疑虑。甘罗知张唐的疑虑便说:“将军勿虑也。待吾请求丞相,先出使赵国通报之,以观赵之动向,将军再赴燕拜相不迟也。”张唐闻听是感激万分,向甘罗施礼说:“多谢先生赐教也。”

甘罗与张唐告辞回到丞相府,报知吕不韦说:“张唐听信臣之言,已同意赴燕拜相。但其仍对赵有畏惧之心也。臣请求先出使赵国,以观赵之动向哉。”吕不韦闻听心中欢喜,知甘罗之才,若能使赵,可行也。便与甘罗一同入宫拜见秦王政。

秦王政闻听甘罗乃十二岁之孺子,竟敢请求为张唐赴燕拜相之事出使赵国,甚感惊讶,立即传旨召见。待甘罗来到宫中叩拜,秦王政细观之,只见甘罗身高不足五尺,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如画中的仙童一般,甚至喜爱,便问:“汝一孺子,若使赵面见赵王以何言应之?”甘罗郑重的回答说:“臣不敢妄言也,此乃察其言观其色,相机而应之。言辞如同水中波浪,随风势而定。故臣不敢预言,以欺大王焉。”秦王政闻听,所言甚是,心中更加喜爱,便说:“小爱卿之言,不愧为智士!”然后,命人备车乘十辆,仆从、兵士千余人,跟随甘罗出使赵国。

再说赵悼襄王闻知,秦、燕通好,燕太子丹质于秦国,心中不安,忧虑万分,可是无应对良策。这一日,闻报有秦国使臣到来,不知有何公干,便传旨召见。但见来到大殿之下的秦使不过是一位孺子,暗暗称奇,便问:“小先生姓氏名谁?”甘罗回答说:“臣姓甘,名罗,奉秦王之命出使赵国也。”赵悼襄王听罢又问:“昔为秦伐宜阳,以通三川之甘氏,是先生何人?”甘罗回答说:“臣之祖父甘茂是也。”赵悼襄王又问:“先生今年几何?”甘罗回答说:“臣十二岁也。”赵悼襄王又问:“以秦之大,臣之众,何以使先生来此?”甘罗闻听见赵悼襄王有轻视自己之意,便回答说:“秦国用人,与其他诸侯国不同,是以事情之大小、重要之程度及国之大小,而委派使者也。年长者,委以大事、要事、大国;年幼者,委以小事,非要事、小国。故臣年幼而使于赵耳。”

赵悼襄王闻听甘罗之言,心中惊惧,秦一孺子出言如此尖刻,不敢小视,便改换了口气说:“先生下辱于敝国,不知对寡人有何见教耶?”甘罗回答说:“臣何敢教于大王乎!只是不知大王可知否,燕太子丹质于秦焉。”赵悼襄王点头说:“寡人知也。”甘罗又问:“今秦欲使张唐赴燕拜相之事,不知大王可知否?”赵悼襄王又微微点头回答说:“寡人略知也。”甘罗听罢,便对赵悼襄王言,秦、燕和之利害,然后又说:“燕太子丹质于秦,说明燕不欺秦;秦使张唐赴燕拜相,说明秦亦不欺燕也。如此秦、燕不相欺,则赵危矣!”

赵悼襄王闻听心中更加惊惧,便问:“秦、燕相隔千里,路途遥远,而赵与秦水土相连,近在咫尺,秦何故弃赵而亲燕乎?”甘罗郑重的回答说:“秦之所以亲燕,目的很明确,就是意欲同燕合兵伐赵,以广河间之地也。”赵悼襄王闻听秦、燕意欲合兵伐赵,不知所措的说:“以秦之强,一国伐赵尚难以抵敌,若秦、燕合兵,赵有亡国之危矣!不知先生何以教寡人耶?”甘罗听罢沉思半晌说:“臣以为,赵可主动割让河间五城,以和秦。赵割让河间五城无大损,而国安。臣可归秦,奏明秦王,绝秦、燕之盟,止张唐之行,而和于赵。如此,赵虽失五城,然而可兴兵伐燕,岂止得五城乎!望大王斟酌之。”

赵悼襄王听罢甘罗之言,沉思不语:“虽然舍不得河间五城,但也想不出破秦、燕之盟的妙策,只好忍一时之痛,保赵国之安也。”想到这里便说:“先生所言甚是也。寡人愿割让河间五城,以和秦矣。”然后,命内侍取出河间五城的图册交于甘罗。同时为了表示对甘罗的感谢之情,赏赐甘罗黄金百镒,玉璧两双。甘罗亦不推辞,皆收下。

甘罗回到秦都咸阳,如实奏明秦王政和吕不韦,又将赵悼襄王所赠财物奉上。秦王政闻听心中欢喜,便命人前往河间,按照图册接收河间五城,传旨,止张唐燕国之行。并夸赞甘罗说:“寡人不动刀兵而得河间五城,皆赖孺子之智矣!”便依吕不韦的许诺,拜甘罗为上卿,又将原来甘茂的田宅皆赐予甘罗。

张唐接到秦王政的旨意,止燕国之行,知皆赖甘罗之力也,甚是钦佩。可是尽管甘罗博学多闻,才华出众,不幸的是,事后没过多久,便患急症夭折,葬于今AHZS县东三十五里处的颍水河畔。

这时,质于秦的燕太子丹闻知,秦弃燕、秦之盟,而和于赵,是怒火冲天,知自己日后处境艰难,便意欲逃出秦国归燕。可是,秦军加强了对燕太子丹的看管,难以逃出,一时无计可施,只好等待时机。

燕太子丹能否逃回燕国暂且不说,现在回头说说嫪毐入宫侍奉太后赵姬之事。

嫪毐入宫拜见太后赵姬后,赵姬便命宫女们皆退去,只剩下二人。昔日之情人,今日相见是悲喜交加,共述离别之苦。自此二人是朝夕相伴,形影不离,胜似夫妻。太后赵姬与嫪毐都正值壮年,在一起固然快活,但不过半年有余,太后赵姬的腹部开始凸起,怀有身孕,宫中之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谁也不敢妄言。而太后赵姬心中明白,此事关重大,唯恐秦王政知晓,便与嫪毐商议该当如何?

嫪毐闻知太后赵姬怀有自己的孩子,心中欢喜,但为了掩人耳目,便对太后赵姬说:“太后在宫中行动多有不便,莫若出咸阳移往故都雍城而居之。”太后赵姬觉得,若移居雍城也不错。便佯称宫中怪异,身体不适,便命嫪毐请太卜来到后宫占卜凶吉。嫪毐便以百镒黄金贿赂,便编造了一些怪异之事告知太卜。那太卜不敢违拗太后赵姬之意,便诈称,太后所居之宫确实怪异,当远避于雍城为上。太后赵姬待到秦王政来看望自己时,便将意欲前往故都雍城避祸之事述说一番。

秦王政本来对太后赵姬与吕不韦之事就有反感,又厌恶太后主政。而今闻知太后自己主动愿意前往雍城避祸,正合自己心意,便满口应允说:“母后若愿往故都雍城修养甚善也。雍城宫殿之规模在咸阳之上,稍加收拾便可居之,还望母后安享晚年焉。”于是,秦王政立即安排太后赵姬前往雍城之事。

最新小说: 九州立志传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 江边的月亮 万历小捕快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