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汉生指南 > 第二十六章 学乡[下]

第二十六章 学乡[下](1 / 2)

个好商人,知道细水常流的道理,又有张涵的叮嘱,格随行就市,通常会稍微低一点,并尽可能保持稳定。即便此次黄巾之乱,商铺物价的涨幅,也要比其他地方要少一些儿。这样一来,学乡商铺深受士子们的好评,附近地区的乡民也都愿意和他打交道。仅此一地经营的收益,便足以供给学乡的所有支出,尚略有富余。

“不行!不行!”

听完了管宁的讲述,项奉连连摇头,“幼安兄,不是我推拖。郑君这个主意是好主意。可是,他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

印刷书籍里面,最赚钱的要算印刷典籍,比如说,朝正定过的六经――这个绝对不会亏本。

因为,六经的印刷数量多,多少年都不会改变,版是不会作废的,到时候印就是了。所以,怎么样都不会赔本。今年不赚钱,可以来年接着印。到了不其来的士子,但有能力,没有不买上一两本的。哪怕印的多了,不其卖不掉,也可以卖到外地去。”

管宁点点头,项奉一说,他就明白了,《诗经》、《尚书》、《周易》、《春秋》……这些典籍,读书人都要学习,始终是经久不衰,历时常新的,他自己都买了一套,别人想来也不例外。见管宁点头,项奉说的愈加起劲。

“其次,是给大儒们出书――这个可能赚钱,也可能亏本。”

学乡有个规矩,大儒们只要留下来讲学一年,就免费给他印一本书,待满四年还可以另印一本。当然,要印的书,必须是学术性书籍,并取得委员会的同意――七个人里只要有三人同意即可。不少大儒就是冲着这一条,才愿意留下来讲学的。

“但是,”项奉狡地笑笑,“一般说来,给大儒们出书,典籍坊是不会亏本的。出书的大儒本人,会得到三百册印本;藏书庄会得到五十册印本。此外,作坊还会多印一些。

印刷一本书籍是很昂贵的,成本非常高。刻版、纸张、墨和人工等等,印一本书成本通常都要在一到两百万钱之间。

大儒们出的书多是其一生所学,大儒自己也很有名气,一本书卖上两三百钱,卖出个三五千册,还是差不多能做到的。过一两年以后,还可以印一些继续卖,很少有赔钱的时候,万一赔本了,也不会太多。

可若是印这些讲稿和讲义的话,又能卖给谁呢?会有人愿意花数百钱买典籍,买某家之学说,会有人买这些吗?

郑君的意思,是为了那些不能待在不其的士子准备的,其余估计还能卖出去几百本,也许有上千册,然而,绝对不会很多。

百分之百会赔本!还会大赔特赔!”

项奉树起一根手指,一字一顿的强调,“每本至少要亏一百万钱!”

每本亏一百万,一年就是一千两百万,管宁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不过,他随即醒悟过来――与兴学的开支比起来,这一千两百万还真是个小数字。估计了一下,管宁觉得,张涵肯定会同意出这笔钱的。

“一千两百万钱是吗?

行!这钱没问题,青州出了,只需要典籍坊每年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提供所需的书籍!”

“好,爽快!不过,每本书限量三千册,三千册以内,要多少都行,超出的部分每本一百钱!”

项奉知道管宁此来,是得了张涵的指令,但亲兄弟明算帐。项奉自然不会给管宁详细讲解,印刷典籍和印刷期刊的区别。

典籍印刷数量大,需要采用木质坚硬、纹理细密的木头,如,枣木、梨木和木,这样的雕版才能长期使用,保证印刷出的字迹不模糊。而印刷数量少的,随便用便宜的木头应付一下,就可以了。反正只印千八百本的话,也不会影响质量。其它的种种诀窍,不一而足。

“哪儿怎么行,哪儿能用的了这些?总不能全让我们负担吧?”

管宁虽然缺乏经验,也不清楚印刷的诀窍,但砍价是基本常识。

……

“哦……是这样啊,行!就这么办了!”

最新小说: 回到盛唐做武夫 影视从夜老虎开始 废太子:戍边三年,满朝文武跪求登基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青春校园:四角恋的交织夏日 我才不是什么杀胚 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 让你当县令,你拥兵百万? 又一年春约 天崩地裂局:我在古代建桃源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